云南工商学院校歌歌词(四川工商学院校歌歌词)
本文目录一览:
- 1、云南民族大学校歌
- 2、追梦山政歌词
- 3、宜宾学院的校歌是什么
- 4、那个能找到重庆工商学校的校歌?
- 5、关于厦门大学的以前或厦门大学的历史
云南民族大学校歌
1、私立厦门大学
云南工商学院校歌歌词(四川工商学院校歌歌词)
云南工商学院校歌歌词(四川工商学院校歌歌词)
云南工商学院校歌歌词(四川工商学院校歌歌词)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初创时为私立,设有师范(包括文、理科)和商学两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 在林文庆掌校期间,陆续增设工学、、法学、等科系, 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到19年(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21个系。
2、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1937年7月6日,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
1937年9月4日,由于日军侵犯厦门,学校迁鼓浪屿;11月间,学校定出迁汀;12月24日,开始迁移;于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达。5月间,厦门大学校舍被被日寇炸毁。在闽西长汀期间,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教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抗日胜利时,厦门大学设置文、理、法、商4个学院,15个系,学生从3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
1945年9月19日,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
1946年6月1日,厦门大学校本部开始迁回厦门,长汀各界在体育场举行欢送大会,赠送大匾额一块,上刻“南方之强”四个大字。迁回厦门以后,陆续增设海洋系、贸易系和法律系的司法组,学生增至1600多人。
3、厦门大学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支部。1950年5月,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为厦门大学。
1951年,原省立福建农学院并入厦大,改成厦门大学农学院,原私立福建大学的、法律、经济三系并入厦大。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1952年院系调整前,厦门大学拥有7个学院。
扩展资料
厦门大学院系设置:截至2019年,厦门大学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
1、人文与艺术学部(文学部)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传播学院、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厦门大学学院。
2、科学学部(社科学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会计学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厦门大学主义学院、厦门大学关系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厦门大学学院、厦门大学与人类学院。
3、自然科学学部(理学部)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部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部分)。
4、工程技术学部(工学部)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部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学部分)、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5、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医学部)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厦门大学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
6、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地学部)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
《追梦山政》是山东政法学院的校歌。
《追梦山政》是山东政法学院的校歌,由林爽作词、王信义作曲,歌词如下:
母亲河畔,趵突泉边,文质山政薪火传。琼瑶桃李,树蕙滋兰,弘毅致远任在肩。明法守正止于至善,把韶光华年付与这无涯学海,万亩心田;大爱施教学在前沿,将春风时雨洒向我千秋伟业,壮丽河山。山政,山政,博学笃行刚健中正,实事求是勇登攀;山政,山政,济济多士共同求索,乘风破浪追梦明天,追梦明天。
山东政法学院
山东政法学院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是由山东省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高校联盟正式成员。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5年7月的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59年2月,学校更名为山东政法学院;1961年8月,学校停办;1979年12月,学校恢复重建,定名为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
1983年10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10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5年2月,经批准,筹建山东政法学院;2007年3月,同意在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正式设立山东政法学院。 2017年,学校成为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以上内容参考:
宜宾学院的校歌为《铸就辉煌》,由徐江作词,许曦作曲。
学校
宜宾学院位于“万里长江城”、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宾市。学校于1978年开始高等教育史,2001年经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升格为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人才强校推进有力。
学校现有教职工1706人,其中,专任教师1448人,硕士以上教师1311人,硕博士研究生教师比例90.5%。有高级职称教师449人,双师型教师334人;有省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突出贡献专家、省高校教学名师20人;有电子信息、农业、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学等硕士研究生导师55名。
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杰青等专家学者和外聘233人。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高素质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业人才队伍。
教学立校成效显著。
学校开设本科专业64个,覆盖文、理、工、管、经、法、教、艺、农、医十大学科门类。近年来,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统筹推进双建设。
现有本科专业2个、综合改革专业1个、省级本科专业8个、省级应用型专业6个,“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6项、省级本科课程44门、省级“课程思政”系列项目23项、获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奖200余项。
近五年,学生获省级学科竞赛各类奖励2104项,获“挑战杯”省级奖140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省级项目1099项,获授权专利144项。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彰显,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达90%以上。
《梦想开花的地方》
作词:卢云生 作曲:刘显波
你来自大山,带来泥士芳香,我来自江畔,带来清波碧浪,带着各民族的期盼,走进这知识的殿堂。
这里是培育栋梁的沃土,这里是梦想开花的地方。
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凤凰,多少凤凰,从这里高飞远翔!
做时代新人,上下求索真知,传民族美德,弘扬祟高风尚,为了同一个明天,珍惜这日月流光。
看青春之花在这里竞放,听和谐之歌在这里交响。
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雄鹰,多少雄鹰,从这里高飞远翔!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Yunnan Minzu University)坐落于春城——昆明,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建设高校和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截至2015年5月,云南民族大学共拥有莲华、雨花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700多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近1亿元;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多人,其中研究生2400人,本科生21000多人;共有教职工1314人,其中184人,副333人。
校徽:
云南民族大学校徽设计采用了圆形包围式结构,寓意着团结向上,有凝聚力;校徽外圈上方为学校中文名称,下方为学校英文名称。
校训:
格致明德、弘道至善
"格致"是"格物"和"致知"的简称,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致"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获得真知之意,侧重于探求外在世界。
"明德"源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加强道德自我完善,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德行,强调内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云南民族大学莲华校区行政楼前浮雕
"弘道"语出《论语·卫灵公十五》"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是继承和发扬,传承和创新之意、"道"则含义丰厚,包含了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原理、法则、规律等含义。"弘道"就是要探究和传授知识,掌握科学原理与法则,探究经济发展规律,并不断追求和实现创新、同时,它还要求将学术行为和治学精神结合起来,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合一。
"至善"是学中的概念。至者,极、最也、善者,美好也。指通过不懈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至善"是人类道德追求的价值目标,也含有在学术研究、科学探索等方面追求无止境之意。
依据以上的阐述,"格致明德、弘道至善"的内涵可概述为:推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真知,加强道德修养以彰显美好品行、成就高尚品德,传承文明,创新理论与方法,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梦想开花的地方》
作词:卢云生 作曲:刘显波
你来自大山,带来泥士芳香,我来自江畔,带来清波碧浪,带着各民族的期盼,走进这知识的殿堂。
这里是培育栋梁的沃土,这里是梦想开花的地方。
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凤凰,多少凤凰,从这里高飞远翔!
做时代新人,上下求索真知,传民族美德,弘扬祟高风尚,为了同一个明天,珍惜这日月流光。
看青春之花在这里竞放,听和谐之歌在这里交响。
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雄鹰,多少雄鹰,从这里高飞远翔!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Yunnan Minzu University)坐落于春城——昆明,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建设高校和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截至2015年5月,云南民族大学共拥有莲华、雨花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700多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近1亿元;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多人,其中研究生2400人,本科生21000多人;共有教职工1314人,其中184人,副333人。
校徽:
云南民族大学校徽设计采用了圆形包围式结构,寓意着团结向上,有凝聚力;校徽外圈上方为学校中文名称,下方为学校英文名称。
校训:
格致明德、弘道至善
"格致"是"格物"和"致知"的简称,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致"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获得真知之意,侧重于探求外在世界。
"明德"源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加强道德自我完善,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德行,强调内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云南民族大学莲华校区行政楼前浮雕
"弘道"语出《论语·卫灵公十五》"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是继承和发扬,传承和创新之意、"道"则含义丰厚,包含了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原理、法则、规律等含义。"弘道"就是要探究和传授知识,掌握科学原理与法则,探究经济发展规律,并不断追求和实现创新、同时,它还要求将学术行为和治学精神结合起来,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合一。
"至善"是学中的概念。至者,极、最也、善者,美好也。指通过不懈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至善"是人类道德追求的价值目标,也含有在学术研究、科学探索等方面追求无止境之意。
依据以上的阐述,"格致明德、弘道至善"的内涵可概述为:推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真知,加强道德修养以彰显美好品行、成就高尚品德,传承文明,创新理论与方法,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追梦山政歌词
1、私立厦门大学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初创时为私立,设有师范(包括文、理科)和商学两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 在林文庆掌校期间,陆续增设工学、、法学、等科系, 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到19年(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21个系。
2、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1937年7月6日,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
1937年9月4日,由于日军侵犯厦门,学校迁鼓浪屿;11月间,学校定出迁汀;12月24日,开始迁移;于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达。5月间,厦门大学校舍被被日寇炸毁。在闽西长汀期间,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教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抗日胜利时,厦门大学设置文、理、法、商4个学院,15个系,学生从3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
1945年9月19日,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
1946年6月1日,厦门大学校本部开始迁回厦门,长汀各界在体育场举行欢送大会,赠送大匾额一块,上刻“南方之强”四个大字。迁回厦门以后,陆续增设海洋系、贸易系和法律系的司法组,学生增至1600多人。
3、厦门大学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支部。1950年5月,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为厦门大学。
1951年,原省立福建农学院并入厦大,改成厦门大学农学院,原私立福建大学的、法律、经济三系并入厦大。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1952年院系调整前,厦门大学拥有7个学院。
扩展资料
厦门大学院系设置:截至2019年,厦门大学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
1、人文与艺术学部(文学部)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传播学院、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厦门大学学院。
2、科学学部(社科学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会计学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厦门大学主义学院、厦门大学关系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厦门大学学院、厦门大学与人类学院。
3、自然科学学部(理学部)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部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部分)。
4、工程技术学部(工学部)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部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学部分)、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5、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医学部)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厦门大学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
6、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地学部)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
《追梦山政》是山东政法学院的校歌。
《追梦山政》是山东政法学院的校歌,由林爽作词、王信义作曲,歌词如下:
母亲河畔,趵突泉边,文质山政薪火传。琼瑶桃李,树蕙滋兰,弘毅致远任在肩。明法守正止于至善,把韶光华年付与这无涯学海,万亩心田;大爱施教学在前沿,将春风时雨洒向我千秋伟业,壮丽河山。山政,山政,博学笃行刚健中正,实事求是勇登攀;山政,山政,济济多士共同求索,乘风破浪追梦明天,追梦明天。
山东政法学院
山东政法学院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是由山东省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高校联盟正式成员。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5年7月的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59年2月,学校更名为山东政法学院;1961年8月,学校停办;1979年12月,学校恢复重建,定名为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
1983年10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10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5年2月,经批准,筹建山东政法学院;2007年3月,同意在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正式设立山东政法学院。 2017年,学校成为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以上内容参考:
宜宾学院的校歌是什么
1、私立厦门大学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初创时为私立,设有师范(包括文、理科)和商学两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 在林文庆掌校期间,陆续增设工学、、法学、等科系, 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到19年(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21个系。
2、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1937年7月6日,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
1937年9月4日,由于日军侵犯厦门,学校迁鼓浪屿;11月间,学校定出迁汀;12月24日,开始迁移;于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达。5月间,厦门大学校舍被被日寇炸毁。在闽西长汀期间,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教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抗日胜利时,厦门大学设置文、理、法、商4个学院,15个系,学生从3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
1945年9月19日,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
1946年6月1日,厦门大学校本部开始迁回厦门,长汀各界在体育场举行欢送大会,赠送大匾额一块,上刻“南方之强”四个大字。迁回厦门以后,陆续增设海洋系、贸易系和法律系的司法组,学生增至1600多人。
3、厦门大学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支部。1950年5月,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为厦门大学。
1951年,原省立福建农学院并入厦大,改成厦门大学农学院,原私立福建大学的、法律、经济三系并入厦大。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1952年院系调整前,厦门大学拥有7个学院。
扩展资料
厦门大学院系设置:截至2019年,厦门大学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
1、人文与艺术学部(文学部)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传播学院、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厦门大学学院。
2、科学学部(社科学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会计学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厦门大学主义学院、厦门大学关系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厦门大学学院、厦门大学与人类学院。
3、自然科学学部(理学部)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部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部分)。
4、工程技术学部(工学部)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部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学部分)、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5、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医学部)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厦门大学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
6、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地学部)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
《追梦山政》是山东政法学院的校歌。
《追梦山政》是山东政法学院的校歌,由林爽作词、王信义作曲,歌词如下:
母亲河畔,趵突泉边,文质山政薪火传。琼瑶桃李,树蕙滋兰,弘毅致远任在肩。明法守正止于至善,把韶光华年付与这无涯学海,万亩心田;大爱施教学在前沿,将春风时雨洒向我千秋伟业,壮丽河山。山政,山政,博学笃行刚健中正,实事求是勇登攀;山政,山政,济济多士共同求索,乘风破浪追梦明天,追梦明天。
山东政法学院
山东政法学院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是由山东省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高校联盟正式成员。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5年7月的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59年2月,学校更名为山东政法学院;1961年8月,学校停办;1979年12月,学校恢复重建,定名为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
1983年10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10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5年2月,经批准,筹建山东政法学院;2007年3月,同意在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正式设立山东政法学院。 2017年,学校成为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以上内容参考:
宜宾学院的校歌为《铸就辉煌》,由徐江作词,许曦作曲。
学校
宜宾学院位于“万里长江城”、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宾市。学校于1978年开始高等教育史,2001年经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升格为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人才强校推进有力。
学校现有教职工1706人,其中,专任教师1448人,硕士以上教师1311人,硕博士研究生教师比例90.5%。有高级职称教师449人,双师型教师334人;有省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突出贡献专家、省高校教学名师20人;有电子信息、农业、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学等硕士研究生导师55名。
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杰青等专家学者和外聘233人。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高素质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业人才队伍。
教学立校成效显著。
学校开设本科专业64个,覆盖文、理、工、管、经、法、教、艺、农、医十大学科门类。近年来,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统筹推进双建设。
现有本科专业2个、综合改革专业1个、省级本科专业8个、省级应用型专业6个,“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6项、省级本科课程44门、省级“课程思政”系列项目23项、获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奖200余项。
近五年,学生获省级学科竞赛各类奖励2104项,获“挑战杯”省级奖140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省级项目1099项,获授权专利144项。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彰显,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达90%以上。
那个能找到重庆工商学校的校歌?
1、私立厦门大学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初创时为私立,设有师范(包括文、理科)和商学两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 在林文庆掌校期间,陆续增设工学、、法学、等科系, 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到19年(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21个系。
2、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1937年7月6日,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
1937年9月4日,由于日军侵犯厦门,学校迁鼓浪屿;11月间,学校定出迁汀;12月24日,开始迁移;于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达。5月间,厦门大学校舍被被日寇炸毁。在闽西长汀期间,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教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抗日胜利时,厦门大学设置文、理、法、商4个学院,15个系,学生从3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
1945年9月19日,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
1946年6月1日,厦门大学校本部开始迁回厦门,长汀各界在体育场举行欢送大会,赠送大匾额一块,上刻“南方之强”四个大字。迁回厦门以后,陆续增设海洋系、贸易系和法律系的司法组,学生增至1600多人。
3、厦门大学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支部。1950年5月,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为厦门大学。
1951年,原省立福建农学院并入厦大,改成厦门大学农学院,原私立福建大学的、法律、经济三系并入厦大。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1952年院系调整前,厦门大学拥有7个学院。
扩展资料
厦门大学院系设置:截至2019年,厦门大学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
1、人文与艺术学部(文学部)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传播学院、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厦门大学学院。
2、科学学部(社科学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会计学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厦门大学主义学院、厦门大学关系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厦门大学学院、厦门大学与人类学院。
3、自然科学学部(理学部)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部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部分)。
4、工程技术学部(工学部)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部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学部分)、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5、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医学部)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厦门大学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
6、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地学部)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
《追梦山政》是山东政法学院的校歌。
《追梦山政》是山东政法学院的校歌,由林爽作词、王信义作曲,歌词如下:
母亲河畔,趵突泉边,文质山政薪火传。琼瑶桃李,树蕙滋兰,弘毅致远任在肩。明法守正止于至善,把韶光华年付与这无涯学海,万亩心田;大爱施教学在前沿,将春风时雨洒向我千秋伟业,壮丽河山。山政,山政,博学笃行刚健中正,实事求是勇登攀;山政,山政,济济多士共同求索,乘风破浪追梦明天,追梦明天。
山东政法学院
山东政法学院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是由山东省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高校联盟正式成员。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5年7月的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1959年2月,学校更名为山东政法学院;1961年8月,学校停办;1979年12月,学校恢复重建,定名为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
1983年10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1987年10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5年2月,经批准,筹建山东政法学院;2007年3月,同意在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正式设立山东政法学院。 2017年,学校成为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以上内容参考:
宜宾学院的校歌为《铸就辉煌》,由徐江作词,许曦作曲。
学校
宜宾学院位于“万里长江城”、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宾市。学校于1978年开始高等教育史,2001年经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升格为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
人才强校推进有力。
学校现有教职工1706人,其中,专任教师1448人,硕士以上教师1311人,硕博士研究生教师比例90.5%。有高级职称教师449人,双师型教师334人;有省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突出贡献专家、省高校教学名师20人;有电子信息、农业、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学等硕士研究生导师55名。
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杰青等专家学者和外聘233人。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高素质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业人才队伍。
教学立校成效显著。
学校开设本科专业64个,覆盖文、理、工、管、经、法、教、艺、农、医十大学科门类。近年来,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统筹推进双建设。
现有本科专业2个、综合改革专业1个、省级本科专业8个、省级应用型专业6个,“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6项、省级本科课程44门、省级“课程思政”系列项目23项、获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奖200余项。
近五年,学生获省级学科竞赛各类奖励2104项,获“挑战杯”省级奖140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省级项目1099项,获授权专利144项。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彰显,学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达90%以上。
《梦想开花的地方》
作词:卢云生 作曲:刘显波
你来自大山,带来泥士芳香,我来自江畔,带来清波碧浪,带着各民族的期盼,走进这知识的殿堂。
这里是培育栋梁的沃土,这里是梦想开花的地方。
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凤凰,多少凤凰,从这里高飞远翔!
做时代新人,上下求索真知,传民族美德,弘扬祟高风尚,为了同一个明天,珍惜这日月流光。
看青春之花在这里竞放,听和谐之歌在这里交响。
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雄鹰,多少雄鹰,从这里高飞远翔!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Yunnan Minzu University)坐落于春城——昆明,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建设高校和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截至2015年5月,云南民族大学共拥有莲华、雨花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700多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近1亿元;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多人,其中研究生2400人,本科生21000多人;共有教职工1314人,其中184人,副333人。
校徽:
云南民族大学校徽设计采用了圆形包围式结构,寓意着团结向上,有凝聚力;校徽外圈上方为学校中文名称,下方为学校英文名称。
校训:
格致明德、弘道至善
"格致"是"格物"和"致知"的简称,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致"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获得真知之意,侧重于探求外在世界。
"明德"源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加强道德自我完善,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德行,强调内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云南民族大学莲华校区行政楼前浮雕
"弘道"语出《论语·卫灵公十五》"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是继承和发扬,传承和创新之意、"道"则含义丰厚,包含了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原理、法则、规律等含义。"弘道"就是要探究和传授知识,掌握科学原理与法则,探究经济发展规律,并不断追求和实现创新、同时,它还要求将学术行为和治学精神结合起来,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合一。
"至善"是学中的概念。至者,极、最也、善者,美好也。指通过不懈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至善"是人类道德追求的价值目标,也含有在学术研究、科学探索等方面追求无止境之意。
依据以上的阐述,"格致明德、弘道至善"的内涵可概述为:推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真知,加强道德修养以彰显美好品行、成就高尚品德,传承文明,创新理论与方法,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梦想开花的地方》
作词:卢云生 作曲:刘显波
你来自大山,带来泥士芳香,我来自江畔,带来清波碧浪,带着各民族的期盼,走进这知识的殿堂。
这里是培育栋梁的沃土,这里是梦想开花的地方。
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凤凰,多少凤凰,从这里高飞远翔!
做时代新人,上下求索真知,传民族美德,弘扬祟高风尚,为了同一个明天,珍惜这日月流光。
看青春之花在这里竞放,听和谐之歌在这里交响。
我的母校,我们的青春福地,慈爱师长,情意像山高水长;我的母校,为我们插上翅膀,多少雄鹰,多少雄鹰,从这里高飞远翔!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Yunnan Minzu University)坐落于春城——昆明,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建设高校和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
截至2015年5月,云南民族大学共拥有莲华、雨花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700多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近1亿元;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多人,其中研究生2400人,本科生21000多人;共有教职工1314人,其中184人,副333人。
校徽:
云南民族大学校徽设计采用了圆形包围式结构,寓意着团结向上,有凝聚力;校徽外圈上方为学校中文名称,下方为学校英文名称。
校训:
格致明德、弘道至善
"格致"是"格物"和"致知"的简称,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致"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获得真知之意,侧重于探求外在世界。
"明德"源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就是加强道德自我完善,彰显人性中美好的德行,强调内在的自我提升和超越。云南民族大学莲华校区行政楼前浮雕
"弘道"语出《论语·卫灵公十五》"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是继承和发扬,传承和创新之意、"道"则含义丰厚,包含了思想道德和科学技术、原理、法则、规律等含义。"弘道"就是要探究和传授知识,掌握科学原理与法则,探究经济发展规律,并不断追求和实现创新、同时,它还要求将学术行为和治学精神结合起来,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合一。
"至善"是学中的概念。至者,极、最也、善者,美好也。指通过不懈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至善"是人类道德追求的价值目标,也含有在学术研究、科学探索等方面追求无止境之意。
依据以上的阐述,"格致明德、弘道至善"的内涵可概述为:推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真知,加强道德修养以彰显美好品行、成就高尚品德,传承文明,创新理论与方法,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大路漫漫,其修远长 作词:谢安庆 作曲:付林 从昨天走到今天,坚实的脚步留在路上,留在路上 从今天走向明天,坚定的方向刻在心上,刻在心上 山城魂铸就执着,两江水激荡理想 上下求索,兴我工商 大路漫漫,其修远长,其修远长 让厚德博学的种子,把巴渝沃土中生根成长,生根成长 让求是创新的硕果,在华夏大地上到处飘香,到处飘香 用实践书写历史,用智慧建造殿堂 培育栋梁,富国兴邦 大路漫漫,其修远长,其修远长
关于厦门大学的以前或厦门大学的历史
1、私立厦门大学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初创时为私立,设有师范(包括文、理科)和商学两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 在林文庆掌校期间,陆续增设工学、、法学、等科系, 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到19年(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21个系。
2、国立厦门大学
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1937年7月6日,物理学家、清华大学萨本栋博士任厦门大学。
1937年9月4日,由于日军侵犯厦门,学校迁鼓浪屿;11月间,学校定出迁汀;12月24日,开始迁移;于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达。5月间,厦门大学校舍被被日寇炸毁。在闽西长汀期间,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教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抗日胜利时,厦门大学设置文、理、法、商4个学院,15个系,学生从3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
1945年9月19日,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为国立厦门大学。
1946年6月1日,厦门大学校本部开始迁回厦门,长汀各界在体育场举行欢送大会,赠送大匾额一块,上刻“南方之强”四个大字。迁回厦门以后,陆续增设海洋系、贸易系和法律系的司法组,学生增至1600多人。
3、厦门大学
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支部。1950年5月,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为厦门大学。
1951年,原省立福建农学院并入厦大,改成厦门大学农学院,原私立福建大学的、法律、经济三系并入厦大。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1952年院系调整前,厦门大学拥有7个学院。
扩展资料
厦门大学院系设置:截至2019年,厦门大学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9个学院和15个研究院。
1、人文与艺术学部(文学部)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传播学院、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厦门大学学院。
2、科学学部(社科学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大学法学院、厦门会计学院、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厦门大学主义学院、厦门大学关系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厦门大学学院、厦门大学与人类学院。
3、自然科学学部(理学部)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部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部分)。
4、工程技术学部(工学部)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部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学部分)、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大学软件学院、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5、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医学部)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厦门大学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
6、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地学部)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
- 2024-12-04 山东财经大学艺考分数线(山东财经大学艺
- 2024-12-04 美发培训招生 美发培训院校
- 2024-12-04 发送邮箱给学校流程要多久 学校邮箱可以
- 2024-12-04 人工智能的现状 我国人工智能的现状
- 2024-12-04 武汉黄州有哪些学校招生 武汉黄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