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原文全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几千里也,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几千里也,余所处,高山也;子所处,平地也。予也自有逍遥;子亦自有逍遥。言者所述,虽殊,其致一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原文全篇庄子《逍遥游》原文全篇


庄子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吾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故万物浑然与我同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君子上舆而求食,民坐而待其食。民而无君,是与禽兽无别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柱而立焉。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久视之,方且与天地久,而莫之能与之久矣。故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彭祖乃久视之,方且与天地久,而莫之能与之久矣。故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彭祖乃久视之,方且与天地久,而莫之能与之久矣。

庄子《逍遥游》的真谛

《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重要体现,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文中通过鲲鹏之大、北冥之广、冥灵之寿、大椿之年,展现了宇宙之浩瀚、生命之渺小,从而引导人们跳出局限,摆脱执着,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不仅在于外在的自由,更在于内心的解放。他提倡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以无私无欲的心态融入万物,从而达到“万物浑然与我同矣”的至境。只有摆脱尘世俗念,才能真正领略到天地之美、万物之理,获得无拘无束的逍遥自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