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数学高考复(新高考数学模拟卷)
本文目录一览:
新高考等级赋分是什么意思
根据我市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安排,我市于2020年进行首次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照考生原始成绩划定A、B、C、D、E五等,分别占各科目考试人数的15%、40%、30%、14%和1%,在五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21级,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每级分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要求相应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满分100分。
新高考数学高考复(新高考数学模拟卷)
新高考数学高考复(新高考数学模拟卷)
新高考数学高考复(新高考数学模拟卷)
实施等级赋分,可有效解决不同选科组合无法直接比较的问题,避免了不同科目之间因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原因导致的成绩异,是当前新高考制度框架下科学有效的计分方法。
其公正地适用于所有考生,且不会改变同一科目内考生成绩排名顺序,客观反映了考生个体在全体考生中的学业水平状况,保证了成绩转换后的公平性,符合选拔性考试制度的设计初衷。
等级赋分以市历年高考成绩大数据为基础,经过严谨科学测算,并充分借鉴了其他高考综合改革省市实践经验,现行分数转换规划符合我市实际状况,区间划分科学,能够较好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认为新高考“新”在选科更加灵活,但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改变,那就是等级赋分制。即便知道这一改变,也有不少人不清楚赋分等级到底怎么划分。本期,我就带各位同学一探究竟,看看2022年高考赋分等级怎么划分?顺便附上2022年高考赋分计算公式。
一、2022年高考赋分等级怎么划分?
新高考后不分文理,选科更加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科目不一样、试卷难度不一样,分数怎么算才能做到公平?于是等级赋分制应运而生。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此外,并不是每个科目都是按等级赋分制来算分的,统考科目(语数外)仍然采用原始分,而、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个选考科目则实行等级赋分制度。
大致了解完等级赋分制后,我们再来详细看看赋分等级怎么划分。由于每个省份的等级划分有所区别,但2021年参加新高考的8个省份采用的是统一的划分规则,所以我们以这8个省份为例。
A等级,排名等级占比约15%,分数区间是86-100;
B等级,排名等级占比35%,分数区间是71-85;
C等级,排名等级占比35%,分数区间是56-70;
D等级,排名等级占比13%,分数区间是41-55;
E等级,排名等级占比2%,分数区间是30-40。
对于实行“3+3”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来说,在5个等级之下还会细分更多的等级,虽然总体相不是特别大,但是不同省份的同学还是要参考自己所在省份的划分规则哦。
二、2022年高考赋分计算公式
实行3+3模式的省份大多都把等级划分过细,比如浙江省就多达21个等级,因此3+3模式的赋分计算就比较“简单粗暴”(山东省除外),只要排名在同一个等级同一个区间,最终得到的赋分都是一样的。举个例子,市某几个学生的分别考了98、97、96分,如果他们三人的分数处于科目总参考人数的1%—2%,那么他们的分数统一为97分。所以对于3+3模式来说,大多都只要对照等级赋分表来看成绩就可以了。
而3+1+2模式下的等级赋分则需要借助计算公式来确定考生的成绩了。以下为3+1+2的转换公式:
数学公式: $ frac{Y2-Y}{Y-Y1}=frac{X2-X}{X-X1} $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X1 、X2分别表示等级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X表示等级分。
同样的,我们举个例子。某考生考得了81分,他的分数进入了全省市所有参考学生中的前35%名次内,处于前35%范围内的学生分数为61-82分之间,按照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列出计算公式:(82-81)/(81-61)=(85-X)/(X-71),解得约为84(按四舍五入),因此84就为该考生的得分。
刚开始接触的考生和家长可能会决定等级赋分制很麻烦,但无论有多难理解,我们都要细细搞清楚它的规则,毕竟赋分制对于考生的选科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帮生事半功倍地考取更好的成绩。
新高考等级赋分意思介绍如下:
意思是根据考生的排名赋分,而不是卷面原始分。新高考等级赋分就是作为一种相对性评价制度,等级赋分是根据某一考生在考生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来对其进行评价。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等级赋分就是其中3+3模式高考省份,第1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原始分,第2个3为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
3+1+2模式高考省份,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原始分,1为物理或历史,也采用原始分,2为另外两门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以解决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具体计算:
一、将每个选考科目的考生群体卷面分转换为等级。
把每个选考科目考生群体的卷面分从分到分顺序排列,按照考生群体卷面分的统计分布所确定人数比例将该选考科目考生群体划分为5个群体,每个群体考生赋予1个等级。
整个考生群体的卷面分被转换为从高到低A、B、C、D、E共5个等级,每个考生的等级由其在该选考科目群体的排位确定。
二、将等级转换为等级分。
等级分的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从A至E每个等级按照1分1档的分数间隔对各个等级进行连续赋分,各个等级的等级分赋分区间从17到10分不等。
依此,把每个选考科目考生群体的等级成绩从高到低(从A到E)转换为100至30分的等级分数,每个等级分数都在一定的等级分区间内。根据每个考生的卷面分数及其所在等级的等级赋分区间,运用等比例转换法则将其卷面分换算成等级分。
在A、B、C、D、E的每个等级内卷面分不同的考生,根据等比例转换法则可计算得出不同的等级分,从而确保卷面分较高的考生换算得到较高的等级分。
[img]2022年高考赋分等级怎么划分?附2022年高考赋分计算公式
根据我市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安排,我市于2020年进行首次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照考生原始成绩划定A、B、C、D、E五等,分别占各科目考试人数的15%、40%、30%、14%和1%,在五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21级,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每级分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要求相应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满分100分。
实施等级赋分,可有效解决不同选科组合无法直接比较的问题,避免了不同科目之间因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原因导致的成绩异,是当前新高考制度框架下科学有效的计分方法。
其公正地适用于所有考生,且不会改变同一科目内考生成绩排名顺序,客观反映了考生个体在全体考生中的学业水平状况,保证了成绩转换后的公平性,符合选拔性考试制度的设计初衷。
等级赋分以市历年高考成绩大数据为基础,经过严谨科学测算,并充分借鉴了其他高考综合改革省市实践经验,现行分数转换规划符合我市实际状况,区间划分科学,能够较好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认为新高考“新”在选科更加灵活,但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改变,那就是等级赋分制。即便知道这一改变,也有不少人不清楚赋分等级到底怎么划分。本期,我就带各位同学一探究竟,看看2022年高考赋分等级怎么划分?顺便附上2022年高考赋分计算公式。
一、2022年高考赋分等级怎么划分?
新高考后不分文理,选科更加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科目不一样、试卷难度不一样,分数怎么算才能做到公平?于是等级赋分制应运而生。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此外,并不是每个科目都是按等级赋分制来算分的,统考科目(语数外)仍然采用原始分,而、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个选考科目则实行等级赋分制度。
大致了解完等级赋分制后,我们再来详细看看赋分等级怎么划分。由于每个省份的等级划分有所区别,但2021年参加新高考的8个省份采用的是统一的划分规则,所以我们以这8个省份为例。
A等级,排名等级占比约15%,分数区间是86-100;
B等级,排名等级占比35%,分数区间是71-85;
C等级,排名等级占比35%,分数区间是56-70;
D等级,排名等级占比13%,分数区间是41-55;
E等级,排名等级占比2%,分数区间是30-40。
对于实行“3+3”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来说,在5个等级之下还会细分更多的等级,虽然总体相不是特别大,但是不同省份的同学还是要参考自己所在省份的划分规则哦。
二、2022年高考赋分计算公式
实行3+3模式的省份大多都把等级划分过细,比如浙江省就多达21个等级,因此3+3模式的赋分计算就比较“简单粗暴”(山东省除外),只要排名在同一个等级同一个区间,最终得到的赋分都是一样的。举个例子,市某几个学生的分别考了98、97、96分,如果他们三人的分数处于科目总参考人数的1%—2%,那么他们的分数统一为97分。所以对于3+3模式来说,大多都只要对照等级赋分表来看成绩就可以了。
而3+1+2模式下的等级赋分则需要借助计算公式来确定考生的成绩了。以下为3+1+2的转换公式:
数学公式: $ frac{Y2-Y}{Y-Y1}=frac{X2-X}{X-X1} $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X1 、X2分别表示等级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X表示等级分。
同样的,我们举个例子。某考生考得了81分,他的分数进入了全省市所有参考学生中的前35%名次内,处于前35%范围内的学生分数为61-82分之间,按照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列出计算公式:(82-81)/(81-61)=(85-X)/(X-71),解得约为84(按四舍五入),因此84就为该考生的得分。
刚开始接触的考生和家长可能会决定等级赋分制很麻烦,但无论有多难理解,我们都要细细搞清楚它的规则,毕竟赋分制对于考生的选科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帮生事半功倍地考取更好的成绩。
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根据我市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安排,我市于2020年进行首次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照考生原始成绩划定A、B、C、D、E五等,分别占各科目考试人数的15%、40%、30%、14%和1%,在五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21级,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每级分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要求相应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满分100分。
实施等级赋分,可有效解决不同选科组合无法直接比较的问题,避免了不同科目之间因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原因导致的成绩异,是当前新高考制度框架下科学有效的计分方法。
其公正地适用于所有考生,且不会改变同一科目内考生成绩排名顺序,客观反映了考生个体在全体考生中的学业水平状况,保证了成绩转换后的公平性,符合选拔性考试制度的设计初衷。
等级赋分以市历年高考成绩大数据为基础,经过严谨科学测算,并充分借鉴了其他高考综合改革省市实践经验,现行分数转换规划符合我市实际状况,区间划分科学,能够较好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
- 2025-04-22 蕉城区职业学校怎么样_蕉城区蕉城中学
- 2025-04-22 地理学什么高考考什么 地理学科高考要求
- 2025-04-22 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攀比文案 孩子在学校攀
- 2025-04-22 莆田涵江学校分数线是多少(莆田涵江高中
- 2025-04-22 海口雅思学校报名费多少钱(海口雅思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