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表面张力来自于 肺泡表面张力来自于什么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对肺通气有何影响?为什么
表面张力的产生与肺泡表面的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DPPG)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当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的时候,可以导致肺不易扩张,甚至引起肺部的萎缩。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使肺泡的回缩力相对减小。
肺泡表面张力来自于 肺泡表面张力来自于什么
肺泡表面张力来自于 肺泡表面张力来自于什么
2、随意通气量:在尽力作深、快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意义:反映单位时间内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所能达到的通气量,是估计一个人能进行多大运动量的生理指标之一。
肺的弹性阻力主要来源于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肺泡液气见面的表面张力,共同产生回缩力,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的时候,会引起小肺泡进一步凹陷,大肺泡进一步膨胀,出现肺部的萎缩,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先天性的肺发育不良。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调节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的稳定性。由于在呼吸过程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随肺泡半径的减少而增大,随肺泡半径的增大而减少。因此小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较大,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较强,表面张力较小;而大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较小,降低表面张力较小,表面张力较大。
因此肺表面活性物质可维持不同大小肺泡回缩压的平衡,有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也可避免呼吸过程中肺容积变化所引起的肺回缩压的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什么分泌
肺泡表面活性物如您的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或有其他问题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也叫二软脂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一气界面之间。
(2)增加肺的顺应性;
(4)防止肺不张;
(肺弹性阻力来源: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和肺泡表面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占2/3。5)防止肺水肿。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作用
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导致肺泡破裂,肺泡破裂就会导致气胸,影响肺泡的正常呼吸功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和增加肺的顺应性。
2、增加肺的顺应性:肺泡随着肺的呼吸运动扩大或者缩小,活性物质可以增加肺泡的顺应性,使肺能够正常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以单层分子垂直排列于肺泡液一气界面,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其生理意义为:①保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稳定性。②防止肺泡萎限,有利于肺扩张。③防止肺泡内形成组织液,以利于肺换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作用
(二)肺通气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平静呼吸时弹性阻力是主要因素。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和增加肺的顺应性。
2、增加肺的顺应性:肺泡随着肺的呼吸运动(3)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扩大或者缩小,活性物质可以增加肺泡的顺应性,使肺能够正常呼吸。
什么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何生理意义?
3、通气贮量百分比=(通气量—每分平静通气量)/通气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防止肺萎缩,减少吸气阻力。当吸气时肺泡扩大,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散,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减小,即肺泡表面张力相对增加,肺泡回缩力也增大;呼气时肺泡缩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密集,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加强,即肺泡表面张力相对减少,肺泡回缩力也减小,从而防止肺萎缩,减少吸气阻力,有利于肺泡扩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也叫二软脂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一气界面之间。
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
(2)增加肺的顺应性;
(4)防止肺不张;
(5)防止肺水肿;
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其作用表现在:
调节大小连通肺泡内的压力,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子分散或密集,使肺泡表面张力也随之盖面,缓冲力大。小肺泡中回缩力的变化,防止小肺泡萎缩和大肺泡膨胀,保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
减少肺间质中组织液的生成,防止肺水肿发生。由于表面张力有吸引肺壁中液体进入肺泡的作用,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表面张力对肺泡毛细血管中液体的吸引作用,防止液体渗入肺泡,避免肺水肿发生。
很高兴为你解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也叫二软脂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一气界面之间。
他的生理意义是:(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2)增加肺的顺应性;(3)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4)防止肺不张;(5)防止肺水肿;请采纳谢谢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也叫二软脂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一气界面之间。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二棕搁酰卵磷脂,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一气界面之间。
来自胸廓和肺的回缩力为
1、每分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4、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D
分析:在呼吸周期中,胸内负压随胸腔和肺容量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吸气时胸廓扩大,肺组织被动扩张,肺回缩力加大,胸内负压也加大,呼气时,胸廓和肺缩小,肺回缩力减小,胸内负压也减小,但仍为负压,正常人在平和呼气之末,胸内压为-3至-5毫米汞柱。选D。
为什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使小肺泡内压大于大肺泡内压
(一)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泡气与大气之间的压力(指混合气体压力,而不是某种气体的分压)。你再思考一下你的提问是否正确。
在这里,给你说一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作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壁上ii型细胞分泌的,其作用为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其密度随肺泡的舒张而改变。也即是说肺泡越大,密度越低,反之,肺泡越小,密度越高。当肺泡增大时,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密度降低,从而使肺泡表面张力增大(表面张力是使肺泡回缩的力),进而肺泡缩小。
关键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与其在表面的分子分布2、胸内压大小:正常情况下,胸内压力总是低于大气压,故称为胸内负压。胸内压=大气压(肺内压)-肺回缩力,在吸气末和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这时胸内压=-肺回缩力,故胸内负压是肺的回缩力造成的。密度成正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为1、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2、防止液体在肺泡积聚3、降低稀奇阻力,减少吸气做功。
为什么肺泡表面张力减小可防止肺泡坍塌
正常值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后,肺泡顺应性降低,小肺泡膨胀能力下降,压力增高,大肺泡回缩能力降低,压力变小等于或者大于93%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分泌的,以单分子层形式覆盖于肺泡液体表面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减少了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降低了肺泡液气表面的表面张力。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生理学》呼吸知识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将出现:肺泡的表面张力增加,大肺泡破裂小肺泡萎缩,初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病变。一、呼吸过程
呼吸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1)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
掌握要点:(1)外呼吸是大气与肺进行气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管腔不进行气体交换,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传送带。对肺泡的气体交换来说,传送带构成解剖无效腔。而呼吸性细支气管及以下结构则可进行气体交换,称为呼吸带,是气体交换的结构。呼吸带内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分则成为肺泡无效腔。正常肺组织内肺泡无效腔为零,在病理情况下,可出现较大的肺泡无效腔,它和解剖无效腔一起构成生理无效腔,所以,生理无效腔随肺泡无效腔增大而增大。
(2)内呼吸指的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而细胞内的物质氧化过程也可以认为是内呼吸的一部分。
二、肺通气:气体经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
肺通气的原始动力——呼吸运动。
平静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即吸气动作是由吸气肌收缩引起,而呼气动作则主要是吸气肌舒张引起,而不是呼气肌收缩。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吸气肌主要有膈肌和肋间外肌,呼气肌主要是肋间内肌。吸气肌收缩可使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引起吸气过程。主要由膈肌完成的呼吸运动称腹式呼吸,主要由肋间外肌完成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正常生理状况下,呼吸运动是胸式和腹式的混合型式。
1、弹性阻力指胸郭和肺的弹性回缩力(主要来自肺),其大小常用顺应性表示,顺应性=1/弹性阻力。肺的顺应性可用单位压力的变化引起多少容积的改变来表示,它与弹性阻力、表面张力成反变关系,顺应性越小表示肺越不易扩张。在肺充血、肺纤维化时顺应性降低。
肺泡的回缩力来自肺组织的弹力纤维和肺泡的液一气界面形成的表面张力。
正常在平静呼吸时,肺顺应性大约为0.2L/cmH2O,位于静态顺应性曲线的中段斜率的部分,故平静呼吸时肺的弹性阻力小,呼吸省力。另外呼气和吸气时的肺顺应性曲线并不重叠,这种现象称为滞后现象。主要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有关。
比顺应性:肺顺应性受肺总量的影响,肺的总量较大,则其顺应性就较大。肺的总顺应性为0.2L/cmH2O,每侧肺为0.1。意义:用于比较不同大小个体的肺组织弹性阻力。
比顺应性=平静呼吸肺顺应性/肺的功能残气量。
DPPG由肺泡II型细胞合成并释放。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而使肺泡的回缩力减小。生理意义是:维持肺泡稳定性;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的生成,防止肺水肿;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
胸廓的弹性阻力来自胸廓的弹性成分。肺容量小于肺总量67%时,即平静呼吸或呼气时,胸廓的弹性阻力是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但当肺容量大于肺总量67%,即深吸气时,胸廓的弹性阻力成为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这与肺不同,肺的弹性阻力始终是吸气的阻力。正常人胸廓的顺应性也是0.2L/cmH2O。
3、肺和胸廓的总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总顺应性为0.1L/cmH2O。
(2)非弹性阻力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组织的粘滞阻力,其中气道阻力主要受气道管径大小的影响。使气道平滑肌舒张的因素有:跨壁压增大、肺实质的牵引、交感神经兴奋、PGE2、儿茶酚胺类等。
使气道平滑肌收缩的因素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组织胺、PGF2→5-HT、过敏原等。
平静呼吸时气道阻力主要发生在直径2mm细支气管以上的部位。
三、胸内压:即胸膜腔内的压力
1、胸膜腔是由胸膜壁层与胸膜层所围成的密闭的潜在的腔隙,其间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浆液,无气体存在。
3、胸内负压形成原因:由于婴儿出生后胸廓比肺的生长快,而胸腔的壁层和层又粘在一起,故肺处于被动扩张状态,产生一定的回缩力。吸气末回缩力大,胸内负压大,呼气时,胸内负压变小。
4、胸内负压的意义:
(1)保持肺的扩张状态。
(2)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导致胸腔内静脉和胸导管扩张)。
四、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一)肺容积:有四种基本的肺容积,互不重叠,全部相加等于肺总量。
1、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一般为500ml。
2、残气量:在尽量呼气后,肺内仍保留的气量。1000-1500ml
3、补吸气量:1500-2000ml
4、补呼气量:900-1200ml
(二)肺容量: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脸和气体量。
1、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衡量通气潜力
2、功能残气量=残气量+补呼气量;生理意义上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气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得变化幅度。肺气肿时增加,肺实质变时减少。
3、肺活量: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正常成年男性约为3500ml。反映肺一次通气的能力。
用力呼气量FEV(时间肺活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正常人头3秒分别为83%、96%、99%的用力肺活量(FVC)。时间肺活量比肺活量更能反映肺通气状况,时间肺活量反映的为肺通气的动态功能,测定时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气体。
4、肺总(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量。
(三)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无效腔气量为生理无效腔,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但在健康人平卧时,生理无效腔等于解剖无效腔。
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对肺通气和肺泡通气有不同的影响。如潮气量减少1/2,呼吸频率增加1倍,此时肺通气不变,而解剖无效腔占的比例比正常潮气量时大,所以肺泡通气量减少。从气体交换的效果看,深慢呼吸比浅快呼吸有利于气体交换。
评价肺通气功能的常用指标有肺活量、时间肺活量、肺泡通气旱等,从气体交换的意义来说,的指标是肺泡通气量。因为肺通气的生理意义在于摄入氧气和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肺内的气体中只有肺泡气能与机体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肺通气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肺泡通气量的大小以及肺泡通气量是否与肺血流相适应,其它评价肺通气的指标都不能直接反映肺通气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
- 2025-04-26 广西大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广西大学信息
- 2025-04-26 湖南高考一卷生物多少分 2023湖南生物高
- 2025-04-26 世称王右丞的唐代诗人是 王右丞是谁的别
- 2025-04-26 全国理科类大学排名一览表 全国理科类大
- 2025-04-26 河南省对口升学大专院校排名 河南省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