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看待高考作文红楼梦_以红楼梦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红楼梦》素材入四川高考作文题:考验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6月7日上午,2022年四川高考语文科目开考,《红楼梦》素材入四川高考作文题。川观特别邀请成都市骨干教师、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周菁菁解析四川高考作文题目。

要如何看待高考作文红楼梦_以红楼梦为话题的高考作文要如何看待高考作文红楼梦_以红楼梦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要如何看待高考作文红楼梦_以红楼梦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要如何看待高考作文红楼梦_以红楼梦为话题的高考作文


成都市骨干教师、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周菁菁:

2022年四川高考语文作文题,从过去几年的新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走到了情境交际型作文的新高度,作文以《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匾额题名作为材料入手,契合了部编教材课程标准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几个学习任务群。

《红楼梦》作为传统文化经典书籍,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必读书目,考生只有真实研读,才能明白“翼然”“泻”“沁芳”这几个字的异,以及对人物性格呈现,艺术效果表达的作用。在通晓材料内容基础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才是作文的终考查任务,如何跨越时空,在大观园匾额题名这个情境里,思考这种现象在其他领域给人的启示,并且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这个步骤是影响考生作文分数的关键所在。

时代、生活环境、身份等有异,但是需要考生去找寻共同点,关联材料去确立作文论点。材料其实有所提示的,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不同等的艺术效果,这需要考生从中提炼,行事路径不同、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或者结果的不同。选择的多样性,不拘泥于常规等等都是结合情境思辨的方向。多元思辨不是语言游戏,而是思维或者思想的体现,所以考题的难度在于,考生如何挖掘和表达现象背后的共性。

今年高考作文题,再次体现出,新课标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值得一线教师和学生思索传统教与学的转型问题。

全国甲卷难 专家评《红楼梦》进作文题:下笔难

每年的高考结束后,高考试卷难度都会瞬间成为全民话题,那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难度怎么样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去看一下相关信息吧!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难度 据了解,2022年高考语文科目共有7套试卷,分别为教育考试院命制的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还有、天津、浙江三套自主命题试卷。

《红楼梦》、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青年团成立100等材料入题。

其中网友讨论多的是全国甲卷有关《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考题。截至发稿,“高考作文”,“全国甲卷难”的话题分别占据热搜、第二。

考生要写好这篇作文,对于《红楼梦》、古典园林文化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要有相当的古汉语素养“此外,匾额题名并没有给出一个正确的,它是一个开放性的选择,不同的题名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它可以启发学生的多面性的开放思维,从各个角度来考察事物,就像苏东坡诗歌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专业评全国甲卷作文题目 1、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专家点评:

“红楼梦”材料题,是近年来难得的材料作文题,非常具有独创性。该题目不仅为今后高考材料作文命制开启了新的思路,对学生也带来了新的思考:下笔难,是因为找到思考的闪光点不容易,未来,语文学习要走向有思考的阅读。“文章写作很大程度上需要培养逻辑思辨的能力、对生活的理解能力、对人生的感悟能力,“写什么”要有自身的感悟;“怎么写”是写作的技巧、技能,只有理解和感悟,缺乏相应的技巧,也难以作出好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