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工业机器人四大品牌_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四大巨头

工业机器人有哪些知名品牌?

全球工业机器人知名品牌有:日本-发那科(FANUC)、德国-库卡(KUKARoboterGmbh)、日本-那智(NACHI)不二越、日本-川崎机器人、瑞典-ABBRobotics机器人、瑞士-史陶比尔(Staubli)、意大利-柯马(COMAU)、日本-爱普生(DENSOEPSON)机器人、-新松(SIASUN)机器人。而是全球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其中广州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作为华南地区影响力的工业自动化商贸交流学习平台,将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期的广州自动化展将于2020年2月26日-28日在广交会展馆举行,现场可以看到众多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品牌,期待2020广州自动化展。

国内工业机器人四大品牌_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四大巨头国内工业机器人四大品牌_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四大巨头


国内工业机器人四大品牌_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四大巨头


世界排名:ABB(瑞士)、库卡(德国)、安川(日本)、发那科(日本),国内排名:新松机器人、埃斯顿机器人、埃夫特机器人、广数机器人、佛山华数机器人、钱江机器人、汇川机器人、 李群自动化、配天机器人

四大家族:ABB(瑞士)、库卡(德国)、安川(日本)、发那科(日本),以上就是目前主流工业机器人品牌

四大机器人品牌

四大机器人品牌:

1.发那科:日本企业,成立于1956年,是全球专业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号称机器人领域的微软,其数控系统销售额超过全球一半。

2.ABB:总部位于瑞士,是欧洲两家电力巨头ASEA和BBCBrownBoveri合并而成,电网和电气化是公司主要收入构成,在2017年收购GE电气化之后,电力电气自动化领域优势更加明显,2018年合计占比57%,机器人业务占比提升到23%——约合438亿。

3.安川:安川电机创立于15年,是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市场是安川日本之外的市场。

4.库卡:成立很早的企业,1898年在德国成立,1973年研发了名为FAMULUS的台工业机器人,是德国机器人领域的“老大哥”。

1、简述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特点

瑞士ABB机器人,算法,但价格略贵。ABB强调的是机器人本身的整体性,以其六轴机器人来说,单轴速度并不是最快的,但六轴一起联合运作的精准度是很高的。对于机器人自身来说,的难点在于运动控制系统,而ABB的核心优势就是运动控制。可以说,ABB的机器人算法是四大家族品牌中的,有全面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德国KUKA机器人(库卡),重负载机器人做的更好,作简单,但故障率较高。相比较ABB机器人,库卡机器人的返修率是较高的。在它主要优势在于它的二次开发做的好,作简单、上手快。在重负载机器人领域做的比较好,在120KG以上的机器人中,库卡和ABB的市场占有量居多,而在重载的400KG和600KG的机器人中,库卡的销量是最多的。

日本发那科机器人(FANUC)则是精度非常高,但过载不行。发那科在精度上的优势,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其所加工的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部分机械零部件和精密设备的零部件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发那科在机器人的稳定性上,做得不够好,在满负载运行的过程中,当速度达到80%的时候,发那科机器人就会报警,所以发那科机器人的过载能力并不是很好。发那科的优势在于轻负载、高精度的应用场合。

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呢,稳定性好,但精度略。安川可以把电机的惯量做到化,安川的机器人的特点就是负载大,稳定性高,可在满负载满速度运行,甚至能够过载运行。因此安川在重负载的的机器人应用领域,比如汽车行业,市场是相对较大的。但相比较发那科的机器人来说,安川机器人的精度没有那么高,在价格优势明显,可以说是四大家族品牌中价格,性价比较高的。

4大工业机器人主力企业:发那科、ABB、安川、库卡 优劣对比

说到世界上主力的四大机器人品牌:发那科、ABB、库卡和安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确实是竞争对手,但是真正了解它们各自的机器人产品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它们的产品各有千秋,这也形成了它们不同的市场定位以及销售策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们共同的竞争领域并不是太多。

不管是历史原因还是文化异,亦或者是理念的影响, 从这四大主力的机器人企业的产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企业在面对市场的变化而选择的发展路径,而谁能够走得更远,同样由市场决定。

那么,对比发那科、ABB、安川、库卡的机器人,它们的机器人产品都有哪些各自的特点,优劣势分别是什么?

发那科: 精度非常高, 但过载不行

被称为当今世界数控系统科研、设计、制造、销售实力最强大的企业,发那科关于数控系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56年,具备前瞻性的日本技术专家预见到3C时代的到来,并组建了科研队伍。

历史的沉淀造就了发那科在精度上的优势,因为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其所加工的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部分机械零部件和精密设备的零部件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

而将在数控系统的优势用于机器人身上,发那科的工业机器人精度也很高,据悉,发那科的多功能六轴小型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正负0.02mm。此外,发那科工业机器人与其他企业相比独特之处在于:工艺控制更加便捷,同类型机器人底座尺寸更小、更拥有的手臂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发那科更将数控机床精加工的刀片补偿功能应用在机器人身上,从算法上植入了刀片补偿的功能,这使得机器人在精加工切割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一圈一圈往里边走,而安川的机器人本体本身不具备这个功能,要实现这一功能只能通过二次开发进行功能补偿,而这也是很有些客户反映安川机器人不太方便的地方。

据悉,在精加工按照部件边缘进行切割的过程中,切割的刀一般是圆柱形的,就像铣刀一样,在铣了10个件之后,可能会磨损一点点,铣的量越多,磨损就会越大,如果再按照原来的数据去铣,就会有偏,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补偿值,比如说这把刀加工100个件之后,需要补偿1毫米,加工200个件之后就需要补偿2毫米,而本身数控系统就有这个刀片补偿的功能。

但是,发那科在机器人的稳定性上,做得还不是,据悉,在满负载运行的过程中,当速度达到80%的时候,发那科的机器人就会报警,这也说明了发那科机器人的过载能力并不是很好。所以发那科的优势在于轻负载、高精度的应用场合,这也是发那科的小型化机器人(24KG以下的)畅销的原因。

安川: 稳定性好, 但精度略

传承了近百年的电气电机技术,安川的AC伺服和变频器市场份额稳居世界,1977年,安川研发出日本首台全电气式产业用机器人MOTOMAN。

安川是从电机开始做起的,因此它可以把电机的惯量做到化,所以安川的机器人的特点就是负载大,稳定性高,在满负载满速度运行的过程中不会报警,甚至能够过载运行。因此安川在重负载的的机器人应用领域,比如汽车行业,市场是相对较大的。

但相比较发那科的机器人来说,安川机器人的精度没有那么高,在同等价格的基础上,如果客户要求精度高的话,往往会选择发那科的机器人。

但好在安川机器人价格优势明显,可以说是四大品牌中价格,性价比较高的,安川的焊接机器人包括焊接包,报价才13/14万,与松下的焊接机器人相比较,安川走的是批量化的道路。

ABB: 算法, 但略贵

以“专业严谨,实用至上”著称的ABB最早是从变频器开始做起的,传承了瑞士严谨的企业精神,在世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大部分的电力站和变频站都是ABB做的。

对于机器人自身来说,的难点在于运动控制系统,而ABB的核心优势就是运动控制。可以说,ABB的机器人算法是四大主力品牌中的,不仅全面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产品使用技术文档也相当专业和具体。

据悉,ABB的控制柜随机附带Robot Studio软件,可进行3D运行模拟以及联机功能(文件、编写程序、设置系统、观察I/O状态、备份及恢复系统等多种作)。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支持多种通用的工业总线接口,也可通过标注输入输出接口实现与各种品牌焊接电源、切割电源、PLC等的通讯。此外,ABB的控制柜还可以自由设定起弧、加热、焊接、收弧段的电流、电压、速度、摆动等参数,可自行设置实现各种复杂的摆动轨迹。

ABB还讲究机器人的整体特性,在重视品质的同时也讲究机器人的设计,但众所周知是,配备高标准控制系统的ABB机器人价格都很贵。此外,有不少的企业反应在四大主力品牌中,ABB的交货期是最长的。

库卡: 作简单, 但故障率较高

去年,美的收购库卡的可谓让库卡火了一把。如果说ABB是汽车中的奔驰,那么库卡就是汽车中的宝马,虽说同是高端汽车,但是宝返修率要高于奔驰。据悉,相对于ABB、发那科等机器人,库卡机器人的返修率是较高的。有知情人士反应,曾使用过库卡的机器人,几乎每天都有一台机器人出故障。

库卡在国内销售的优势在于它的二次开发做的好 ,就是一个完全没有技术基础的小白,甚至文化水平只是初等的学生用库卡的软件,一天之内就可以上手作;在人机界面上,为了迎合人的习惯,库卡做得很简单,就像玩一样好用,相比较之下,日系品牌的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键盘很多,作略显复杂。

值得一提的是,库卡在重负载机器人领域做的比较好,在120KG以上的机器人中,库卡和ABB的市场占有量居多,而在重载的400KG和600KG的机器人中,库卡的销量是最多的。

协作机器人品牌有哪些,哪个更先进?

目前全球知名的协作机器人品牌在有来自中 国大陆的大族机器人、台 湾地区的达明机器人,日本的发那科机器人、安川机器人。在欧洲有优傲机器人、ABB。协作机器人。协作机器人诞生初期,国外机器人巨头垄断市场,随着国内的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大族协作机器人逐渐成为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大品牌,它是大族激光旗下子公司,是上技术领先的协作机器人品牌,也是国内在核心部件全部自主研发的协作机器人品牌,出口全球100多个国 家,在全球很具影响力和代表性。

1、简述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特点?

瑞士ABB机器人,算法,但价格略贵。ABB强调的是机器人本身的整体性,以其六轴机器人来说,单轴速度并不是最快的,但六轴一起联合运作的精准度是很高的。对于机器人自身来说,的难点在于运动控制系统,而ABB的核心优势就是运动控制。可以说,ABB的机器人算法是四大家族品牌中的,有全面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德国KUKA机器人(库卡),重负载机器人做的更好,作简单,但故障率较高。相比较ABB机器人,库卡机器人的返修率是较高的。在它主要优势在于它的二次开发做的好,作简单、上手快。在重负载机器人领域做的比较好,在120KG以上的机器人中,库卡和ABB的市场占有量居多,而在重载的400KG和600KG的机器人中,库卡的销量是最多的。

日本发那科机器人(FANUC)则是精度非常高,但过载不行。发那科在精度上的优势,在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其所加工的零部件的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部分机械零部件和精密设备的零部件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发那科在机器人的稳定性上,做得不够好,在满负载运行的过程中,当速度达到80%的时候,发那科机器人就会报警,所以发那科机器人的过载能力并不是很好。发那科的优势在于轻负载、高精度的应用场合。

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呢,稳定性好,但精度略。安川可以把电机的惯量做到化,安川的机器人的特点就是负载大,稳定性高,可在满负载满速度运行,甚至能够过载运行。因此安川在重负载的的机器人应用领域,比如汽车行业,市场是相对较大的。但相比较发那科的机器人来说,安川机器人的精度没有那么高,在价格优势明显,可以说是四大家族品牌中价格,性价比较高的。

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国库卡(KUKA,现被美的收购)、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日本发那科(FANUC)。

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国库卡(KUKA,现被美的收购)、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日本发那科(FANUC)。

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国库卡(KUKA,现被美的收购)、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日本发那科(FANUC)。

机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国库卡(KUKA,现被美的收购)、日本安川电机(YASKAWA)、日本发那科(FANUC)。

求问工业机器人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工业机器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新松机器人(300024)、汇川技术(300124)、新时达(002527)和埃斯顿(002747)等;

本文核心数据:工业机器人行业区域竞争、竞争格局

1、 工业机器人行业区域竞争

工业机器人企业分布较为集中,在华东华南沿海等地区均有分布。目前江苏地区的企业最多,企业接近110000家,为全国注册企业最多的区域。从整体上,大多企业也聚集在东部沿海区域。

2、 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梯队

从目前工业机器人竞争业务规模来看,梯队仍然是被“四大家族”所占据,且企业在工业机器人行业内具有多年沉淀发展,无论在还是全球都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在第二竞争梯队中,主要由上市企业组成,埃斯顿、拓斯达和绿的谐波等在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垂直延伸领域拥有一定的行业经验。

3、 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力分析

工业机器人行业中,具备一定规模优势的厂商在市场竞争力和研发实力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中发那科、安川、ABB和川崎的“四大家族”作为行业,在两项实力上都相较于其他厂商拉开了一定距,在市场竞争力中,国内工业机器人头部厂商在技术研发实力中有一定深耕行业的红利优势,借此相较于其他厂商有着一定的优势地位。

4、 中外+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现状

虽然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目前仍以外资品牌机器人为主,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与外资品牌机器人的距在逐步缩小。2020年的影响,外资机器人品牌更加注重市场,在国内推行定向降价策略,提高产品竞争力,国内品牌价格优势削减,市场份额出现下滑。2021年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有所提升,超过32%。

从机械结构看,2020年多关节机器人在市场中的销量在各机型中依然位居首位,全年销售占总销量的63%,SCARA机器人销售量大幅增长,占总销量的30%;另外,坐标机器人销量延续下降趋势,占总销量的4%。总体上看,工业机器人行业格局保持稳定,垂直多关节机器人与SCARA机器人共占市场销量的93%。

从生产企业的成立时间序列来看,根据企查猫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成立数量逐步增多,2021年全年新成立企业数量超过11万家,为历年来之最,截止到2022年6月,全年新成立数量也突破6万家,预计2022全年成立数量将会取得新高。

可以看出工业机器人行业目前还处于成长期,行业新进入者较多,预计未来几年内行业内的竞争将会逐步加剧。

注:数据查询时间截止到2022年6月14日,下同!

5、 工业机器人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在工业机器人行业上市企业的业务布局以及竞争力评价方面,嘉里物流、利丰和联强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其品牌效应经过多年沉淀,有广泛的知名度,怡亚通、飞马等境内本土厂商近年来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注:企业业务竞争力满分为5颗星,☆为半星

6、 工业机器人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对服务机器人行业的竞争环境分析中,对各方面的竞争情况进行量化,5代表,0代表最小,服务机器人行业的竞争情况如下图所示:综合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购买方议价能力较弱,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现有竞争者较多,具有一定的潜在进入者威胁。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