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录取考生排序表格_高考高校录取位次表格

2023高考分数排名

为什么计算机内部会有这样不同的分数?是原因一个特殊的规则。比如,投档规则规定,成绩相同的考生,优先投档语文分数高的;语文分数也相同的,优先投档数学成绩高的;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优先投档综合成绩高的。这样各科成绩就会有不同的权重,语文高于数学高于综合高于英语。

2023高考分数排名介绍如下:

高考录取考生排序表格_高考高校录取位次表格高考录取考生排序表格_高考高校录取位次表格


高考录取考生排序表格_高考高校录取位次表格


高考录取考生排序表格_高考高校录取位次表格


高考刚刚结束,考生和家长都在等待分数和批次线的公布,那么今天陈晟老师就和各位考生家长一起说下,在我们投档过程设计到投档排序和录取排序;了解了投档排序,就知道自己的档案在第多少位投出去,了解了录取排序,才知道高校录取的规则有这么考究。

2023高考成绩总分同样按单科成绩排名,总分同样且单科成绩都同样时,才视为同样位次。总分相同,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2023高考分数相同位次排名方法

1、高考成绩总分相同按单科成绩排名,只有总分相同且单科分数都相同时,才视为相同位次(排位分)。

2、文史类的科目顺序依次为语文、外语、数学、文科综合即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同分,则看外语外语同分,再看数学若再同分,则看文科综合。

3、理工类的科目顺序依次为数学、外语、语文、理科综合即总分相同,先看数学数学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再看语文若再同分,则看理科综合。

高考位次有什么用

由于对各高校在各省的招生都规定了一定的名额,即招生,因此考生根据自己在本省的位次情况,可以更、更科学地把握自己可以填报的学校。我们知道每年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录取分数线都会发生高低变化,如果单纯用分数来作为的参考填报高考志愿,肯定会有非常大的风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采用位次来作为填报依据,无疑是科学和合理的。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于考后出分填报志愿的考生,对于考前填报志愿和考后估计分数填报志愿的学生来讲,需要了解自己的高考水平在本区县或者本省中的位次,才能够使自己的志愿填报得更加科学和合理。

高考录取中如何确定“排序分”高低

1、对于在高考中若是出现总分数相同的情况时,在投档案时依据总分相同的文科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文综、数学和外语的单科成绩,如果是语文相同就看文综,文综相同就看数学,7、文史类考生按照文科“位次”进行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理科“位次”进行排序。数学还相同就看外语。

以文科为例,即指在投档过程中总分相同的考生,按语数两原始分和附加分之和排序投档,如仍相同,再依次按语文(不含附加分)、 数学、外语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投档。

高考录取辅助排序分,是指当录取分数线上,同分考生多于招生人数时,以语文、数学、英语单科分数决定录取考生。辅助排序分是对投档分相同的考生,按考生的语、数两门门原始分与附加分之和。

辅助排序分其实只对踏线考生才管用,比如投档线是360分,辅助排序分是261分。如果考生考了361分,那应该顺利进档,但如果考了360分,就正好“踏线”要看“辅助排序分”。

高考录取方式和顺序

(3)上年被录取后未报到考生将排在同分

高考录取方式和顺序是指高考考生根据其考试成绩和填报志愿的情况,被高校录取并确定就读的过程。下面是高考录取的详细方式和顺序:

1. 综合素质评价:部分地区实行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除了考试成绩外,还会综合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业水平、学科竞赛成绩、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评价,确定录取名单。

2. 高考成绩排名:高校会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排名,按照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录取。通常,高分段的考生先被录取。

3. 文理分科录取:某些高校会根据考生的文科或理科成绩进行分科录取,即根据考生在文科或理科的成绩表现进行录取。

4. 志愿优先录取:高校会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进行录取,优先录取考生填报该校为志愿的考生。如果志愿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则继续按照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的顺序进行录取。

5. 批次录取:高校招生通常会分为不同的批次,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等。高分段的考生通常会被录取到较高批次的院校或专业,而低分段的考生则会被录取到较低批次的院校或专业。

6. 录取分数线:高校会根据招生和考生的报考情况,在每个批次设定相应的录取分数线。只有高于或等于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

7. 平行志愿:在某些地区,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志愿,这考生需要了解的是,一分一段表里的位次信息,就是在我市“新高考志愿辅助系统”“1+10”位次表中的“1”的位次信息,而“10”指的是针对考生所选的三门选考科目而确定的有关组合中总成绩位次信息(含政策加分),只是所在排名群体不同,并不是考生单科成绩位次。些志愿之间是平行的,即考生同时被多个高校录取时,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所学校就读。

8. 特殊类型招生:部分高校会针对特定群体设置特殊类型招生,如艺术类、体育类、军事类、少数民族招生等。这些特殊类型的考生可能需要参加专门的测试或面试,并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录取。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录取方式和顺序可能会因地区、高校、年份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具体的录取方式和顺序会在高考录取政策和招生章程中进行规定和公布,考生需要及时关注相关信息,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填报和选择。

如何根据逐分段统计表填报高考志愿

2、省教育考试院都会在填报志愿前给考生发放一本普通高考报考指南,里面都有各院校的最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及录取名次。考生参考这里面的名次选择与自己高考名次相对应的院校及专业就1、高考一分一段表就是高考考生当年的名次排位,填报志愿时要参考往年各院校的录取排位选择报考的院校及专业。可以了。

关于“位次”概念的具体表现为:

1、位高考报名人数2007年、2008年、 2009年持续超过了1000万,之后逐步跌落。十年后的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再次突破了1000万, 2020年再次增长,达到了1071万人。根据这个数据,整体上参加高考的人数呈现上升的趋势。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综合后的综合排序;

3、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高考位次查询:

我们大概了解高考位次的概念,那高考位次怎么查询呢? 首先就拿各省的高考位次查询方式来说,因为高考位次是为了帮生正确的进行志愿填报,因此在高考成绩公布的这几天,各省教育考试院会集中公布一个叫做“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去个省教育考试院查看这个表格就可以确定自己的位次了,高考一分一段表是确定高考学生位次的关键性文件。

2017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投档排序与录取排序

(1)高考人数的波爆发是在1977年开始的前三年,尤其是1977年和1978年。由于十年,我国教育事业长期被中断和荒废。粉碎“”后,重新启动高考。大批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乡下青年开始返城参加高考。由此,引发波高考人数的。但这只是历史原因引发的,并没有持续性。

一、投档排序

投档,就是省市招委(考试院)按院校招生章程及进档比例将符合条件的考生档案投递给高校选录。就投档的权责主体是各省市招办(考试院)。以平行志愿投档为例。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分数优先按志愿,分数相同看科目”;而对于单个考生则是“逐个检索,一档一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检、无投再检、检完则完”的投档原则和作步骤。

过程为:排序→检索(分档)→投档

1.排序:对同一批次考生分文、理科分别从高分到低分(含加分,院校有规定的除外)逐个进行排序,即按科类分数从高到低排队,如总分相同的排序办法,各省市规定是不一样的。

规定的排序原则为:在分数优先的前提下,按照志愿顺序进行投档,投档成绩(统考成绩+附加分)相同情况下,依次比较综合、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到低投档。

3.投档:将所有检索后符合投档条件(排在高校投档数内)的考生电子档案发给高校进行审录。 平行志愿的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左右,也就是说,高校公布的在某省(市)录取为100人,教育考试院会投放105名考生档案给高校,即投档数为105。如果高校有调档比例特殊要求,则按高校要求的比例进行投档。

二、录取排序

高校在接到考生电子档案后,按高校招生章程分专业进行录取,也就是说录取的权责主体是高校。高校完成招生后将多余的考生进行退档。高校按专业录取,其排序办法由各高校招生章程规定,大致有三种:

1.专业优先:即按考生报考的专业顺序排序,重视考生的专业意愿,体现以人为本。专业优先,就是高校对进档考生按照填报的专业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注意,有的高校排序时不计算考生的加分)进行排序,录满招生数为止,未被录取则进入下一个专业志愿,然后系统会给不同权重的分数,乘以一个不同的系数。比如语言110分,系数是1.000000001,数学是120,系数是1.00000000000001,综合是210分,系数是1.000000000000000001,英语不用乘系数。然后在计算机内重新计算总分,600分的成绩,成了600.000000014353。计算机能够给考生的成绩排序,总分相同的学生,各科成绩不同时,排序也不同。权重科目分数高,排序在前。以此类推。专业优先录取原则下,考生第1、2专业志愿最为重要。

专业志愿优先(又叫专业清)院校例:烟台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潍坊科技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地质大学(武汉) 、青海大学、山东电力高专、吉林工商学院、长春财经学院、长春建筑学院、吉林学院、延边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等。

2. 分数优先:即按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注意,有的高校分数排序时不计算加分),如遇总分相同,不同院校对单科成绩的排序是不一样的,如有总分-数学-英语-语文-综合,或总分-综合-英语-数学-语文等等,将考生按分数区分出位次来。分数优先原则下,考生尽量多地填写自己喜欢的专业,按喜欢程度降序排列

3.专业级:一些高校用专业级区别对待不同考生的专业志愿顺位之别。所谓专业级,即当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从第二专业志愿开始提高一点录取分数(通常设置为1-3分)与其他考生的专业志愿比较,换句话说,也就是从考生的总分中减去一定的分数后,再按分数由高到低排序录取。例如,A同学分别填报的专业依次为建筑学、工程造价、土木工程、会计学、统计学、,如果某院校设定的级分为3、2、1、0,由于报建筑学专业的人数多,A同学分数满足不了建筑学录取需要,那么进入第二专业工程造价录取,就要从A同学总分中减去3分与其他同学竞争;如果工程造价还不能录取,再减去2分进入土木工程专业录取,以此类推。对于有级分的院校录取规则,考生特别要选好、选准排在顺位的专业。个专业录取不了将是很麻烦的事情。

陈晟老师: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港校评估专家;对我国高考政策有着深入的研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高考新政改革,有长达10年的高考咨询经验。擅长以精准的院校定位、便捷的使用方法受到考生及家长的广泛好评!

2021高考录取方式和顺序:高考录取是按什么录取呢?

好了,这个问题,和大家谈这么多吧。还有20天就是2020年高考,祝各位考生顺利高考超水平发挥,金榜题名。

2021年高考各省市正处于紧张烧脑的志愿填报阶段中,每个地区可填报的志愿数量并不一样,不管志愿数量多还是少。6、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为主。在搞清楚2021高考录取方式和顺序之后,在志愿填报上会有很大帮助,因此本文将介绍高考录取是按什么录取。

一、2021高考录取方式和顺序

虽然目前全国各省各地区采用的高考模式较多,但在志愿投档上都分为平行志愿、顺序志愿两种方式。以下将分别说说这两种方式是怎样录取的。

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专业/院校(不同地区的投档单位不一致,但规则是一样的)即为一个投档单位。分数优先,即按考生投档分从高到低排序,高者优先;遵循志愿,即轮到该生投档时,从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开始依次检索该批次考生所填院校专业组志愿。一旦符合投档,即向该院校专业组投档。

如果被投档但是因为分数或者录取条件的原因而没有被录取,则叫做退档;如果所有志愿都没有被投档则叫做滑档。

为防止滑档,建议考生一定要合理评估自身实力,根据自己成绩排位,参照院校各专业往年排位,合理估算出院校专业组/专业/院校的排位。

为了在程度上规避退档,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高考体检情况,认真阅读院校招生章程,选择合适的专业进行报考,避免因身体原因受限而退档;同时在可以专业调剂的地区,建议考生尽量都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顺序志愿就是志愿优先,在同一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多个院校志愿中有先后顺序。顺序一般用于提前批军事院校的志愿填报,以及特殊类型招生的志愿填报中。

具体方式为会将考生的志愿划分为志愿、第二志愿……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成绩排序”,即考试院在投档时,先以各校为单位,将填报了该院校志愿的考生进行排序,然后根据分数从高到低向对应的院校投档。

二、高考录取是按什么录取呢

在整个高考录取过程中分为考试院投档和专业录取两个部分。以上为投档部分的规则,学校在进行具体的专业录取时的规则分为三种,分数优先(分数清)、专业优先(专业清)、专业级,具体学校采用什么录取方式要查询学校的招生章程。

分数优先

就是把所有进档考生按分数排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检索。当检索到某一位考生500分考生时,按照他的专业填报顺序进行检索,如果有符合条件的就录取。

专业优先

就是把所有考生按照其专业分成不同的队列,每个队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数顺序排队,每个专业根据排队考生的分数顺序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所有考生专业都录取完了之后,再把剩余考生按照其第二专业分成不同的队列,每个队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数顺序排队,每个专业根据排队考生的分数顺序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专业级

就是当学校检索到某一位500分考生时,看他报的专业是否符合条件,如果如何就被录取。如果不符合,则减去3分变成497分插入排队的后面498和496分之间。

后面当检索到497分时候,这位考生的第二专业视同为专业与其余报该专业的考生比拼,如果能成功录取,则他的录取结束。如果仍然未能录取,则减去1分变成496分插入排队的后面497和495分之间。

高考录取同分排序规则

简而言之,如果说一位考生的分数超过了学校的投档分,那“辅助排序分”对他就毫无意义,他肯定是进档了。如果这位考生的分数和学校的投档分正好持平,这时,能不能进档,就要看“辅助排序分”了。

2、理科就先比较数学,然后来比较理综、语文、外语。这样,就保证了每一名考生所对应的位次是的。

3、各省针对总分相同的考生确定了位次排序的原则是看单科成绩,高分数的即可先投档案。

如果总分相同考生怎样排序

文史类科目顺序依次为语文、外语、数学、文科综合[高职(专科)排序时为技术]。即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则看数学;若再同分,则看文科综合。

文史类科目顺序依次为语文、外语、数学、文科综合[高职(专科)排序时为技术]。即总分相同,先看语文;若语文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则看数学;若再同分,则看文科综合。

理工类科目顺序依次为数学、外语、语文、理科综合[高职(专科)排序时为技术]。即总分相同,先看数学;若数学同分,则看外语;若外语同分,则看语文,若再同分,则看理科综合。

如果相同分数怎么排名

其次就是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如果说考生投档分数相同,依次按照高考文化分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者数学单科的成绩,外语单科的成绩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的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如果仍然相同的话,会考虑考生的志愿顺序,志愿在前的考生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的也是全部投的。

让我们也举例来说明,考生小津高考总成绩(含政策加分)为618分,总成绩位次为9239名,选考科目为化学、物理、历史,他的化学成绩等级分为85分(B5),根据等级赋分规则,他的化学成绩排位在前20%—27%之间。系统中显示的选考化学科目中的位次为6378名,指的是在所有选考化学科目的考生中,小津总成绩(含政策加分)618分的位次为6378名;系统中显示的在选考化学和历史科目组合中的位次信息为1087名,指的是在所有选考化学和历史的考生中,小津总成绩(含政策加分)618分位次为1087名;系统中显示的在选考化学或物理科目组合中的位次信息为8154名,指的是在所有选考含化学或物理科目的考生中,小津总成绩(含政策加分)618分位次为8154名。其他的组合情况位次信息理解均同理。法律依据

《中华教育法》

第七十六条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违反有关规定招收学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学生,退还所收费用;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给予,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情节的,责令停止相关招生资格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直至撤销招生资格、吊销办学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依法给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高考全省几十万人,分数一定有一样的,为什么名次就没有并列的?

2015年高考人数为942万。

在往年的高考录取后,有考生查到自己的高考成绩与学校的投档线相同,自己却没有被投档。家长与考生都非常惊诧,自家的孩子与别人成绩相同,为啥别人家的孩子投档了录取了,自己家的孩子,投档都没有投档?难道还有人为纵投档不成?于是家长到省招生办查询,看到真相,然后无话可说。

投档后,同一批次其他院校专业组/专业/院校志愿均无效。如果没有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则不能投档。上述过程完成后,无论档案是否投出,均视为该考生已完成了本批次平行志愿投档。

我们看到高考成绩,与计算机系统内部存贮的数据,并不相同。为啥不同呢?难道考生考了600分,计算机内部存贮的分数是500分不成?不对。

如果考生的成绩是600分,在计算机内部存贮的成绩可能是600.000000000000345分。不同的考生考取的不同的600分,在计算机内部存贮的成绩可是不是的分数,这个分数基本上都是不一样的,可能是600。000000123456,可能是600.0000000000456789。具体小数点后有多少个“0”,后面有多少个数字,我已经记不清了,总之是这样的一个数。我们一般看到的是600分,但是这些不同的600分,在计算机内部有大小、能排序。计算机是根据这样不同的数据,对相同分数的考生进行排序。

高考总成绩相同的人很多,但是很难有人各个科目的成绩都相同。于是就有了不同的排序。高考成绩也会有人名次并列的,只是极为少见。

如果名次并列的两名考生同时报考同一所大学,则有可能出现同时以学校的投档分投档,竞争一个投档名额,这种情况极为少见,目前没听说过这种事发生。

去查询的考生和家长,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当然也只能无话可说。自己的总成绩与人相同,但别人的权重大的科目成绩更高,自己没有被投档,是正常情况。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交流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高考全省几十万人,分数肯定是有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没有相同的排名呢?咱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咱们来看一下上面的这个图,这个表中的分数和对应的全省排名是2018年河北省的全省排名。2018年如果你考了710分,那么你的全省排名是21名,排名是23名,也就是说考710分的同学有三名。

如果分数相同,首先要比较的是三名考生的语文成绩,如果谁的语文成绩,那么他就是排21名,语文成绩排名第二十位的就是第22名,剩下的那个就是第23名。

第二,如果三名考生的语文成绩相同,那么就继续比较数学的成绩。同样数学成绩的是21名,的是23名。数学再相同,就比较英语的成绩,仍可比较出成绩高低,自然排序也就有高低了。

第三,如果所有科目分数都相同,我也不知道咋比了

不过对于进线的考生,各大学在录取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规定,如果分数相同如何进行比较,有先比数学的啊,也有先比语文的,各学校并不太相同,这个具体要看学校的招生章程就可以了。

各省市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考生成绩排序规则大致相同,山西的考生成绩排序规则是:(1)分科类按考生特征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考生特征总分是指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和政策性照顾加分之和)。(2)考生总分相同时,再按单科成绩依次从高到低排序。考生单科成绩排序的科目顺序是:

文史类:①语文;②数学;③文科综合

理工类:①数学;②语文;③理科综合。

数的,考生总分相同时,按单科成绩依次从高到低排序。

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是一分一段表,所以同一分数可能有几百上千人,但是在投档时候同一分数是有区别的。

一分一段表的分数是这样排序的,理科:总分+数学+语文+理综+英语,文科:总分+语文+数学+文综+英语。分数不足三位数的用0补齐,如果是上一年被录取而未的考生总分后面全是0。

投档录取时如果总分相同情况下理科数学分高的先投档,数学分相同再比较语文,以此类推。文科也同理。上一年录取未的考生投档。

天津:2021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与“1+10”位次信息的秘密

所谓“一分一段”,是以“1分”为阶梯单位,统计获得该分数的考生人数和累计人数。一分一段表可以让考生对每一个分数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也能清楚确定自己高考成绩在我市的位置,实现精准定位,同时根据目标院校往年在我市录取的位次情况,可以缩小目标院校范围等,用处非常多。2021年,我市一分一段表包括如下信息:高考成绩(含政策加分,但不包括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人数、累积人数以及位次,分别的含义是:

高考成绩--高考成绩总分;

人数--取得该分数的人数;

累积人数--该分数及其以上分数的总人数;

位2.检索(分档):按位次排在前的考生所填报的志愿进行检索分档,再对下一位次考生进行志愿检索。例如,某市本科批设平行的6个志愿,按前后顺序分别为A,B,C,D,E,F志愿,检索时计算机先判断位次在前考生的A志愿,如符合A志愿高校的投档数,则将考生分配给A志愿高校,后续的B,C,D,E,F志愿就不再检索,以此类推。如A高校投档已满,即该生不符合A高校的投档条件,此时,计算机则判断该生的B志愿高校,看是否满足B高校的投档条件;如不符合,则继续判断C志愿高校。以此类推,如果该生6个志愿都不满足对应高校的投档条件,则该生在本轮投档中就无法投档,只能等待征集志愿再进行投档了。该生检索结束后,计算机会自动检索下一位次考生所填报的6个志愿,直到所有达到本科一批控制线的考生都检索完毕。此时,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已分配给了相对应志愿的高校。次--该分数的排名,即上一分数累积人数+1。

让我们举例来说明:

例如,考生小天考了618分,“人数”指的是在全市所有考生中和小天一样考了618分的考生共有173人,“累积人数”指的是根据考生成绩排序规则,将考生排序后考生个人在同科类考生中所处的位置,即为考生位次。经过一番排序后,应该可以确定出同类考生的位次了。考618分及以上的考生人数为9411人,“位次”指的是小天618分的排名,即考了619分及以上的人数为9238人,小天的排名就是9239位。

考生朋友们,关于一分一段表及“1+10”位次信息的基本情况,你get了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