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等级考地理真题 上海高考等级考每科时间

2023年上海等级考难度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2023年上海等级考相比以往难度增加。

上海高考等级考地理真题 上海高考等级考每科时间上海高考等级考地理真题 上海高考等级考每科时间


上海高考等级考地理真题 上海高考等级考每科时间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2023年上海等级考难度:原来的等级考科目中40%-60%是客观题,难度相对较低,且有猜的成分。全部变成综合大题后,难度提升较大。

A.化肥 B.农家肥 C.农 D.淡水

具体分析

一、题型大变样

2023年(现高三)等级考6门科目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其中地理、生物试卷全部改成综合大题;物理、化学题型保持不变。

而对于2024年高考(目前高二)的学生而言:、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题型均会变化,由原来的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转变为全是综合大题,每道综合大题由若干不同题型的小题组成。

原来的小题每道题考核单个知识点或几个知识点,但题型变成综合大题后,每道大题考核的知识量巨大,1道大题考1本书,甚至2-3本书。

二、增加新题型

等级考各个科目会增加一些新的题型,学生没见过,更缺少题型训练。例:地理新增作图题、实验题,而大部分老师是不会教学生规范作图的。生物会有多选题、排序题、长句子论述题。物理可能新增情景题、阅读材料题等,化学新增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新题型。

三、评分标准变化

等级考科目部分题型或采用水平评分模式。对学生逻辑性、系统性要求更高。之前的满分按新评分标准只能拿到部分分数。以地理为例,以前的题目是答对点即给分,答对几点给几分。新的地理等级考阅卷标准会区分一、二、三、四级水平。

急用 《全国高考地理测试2010 导析与测练 第1卷》的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2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2.若缩短滩27.东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水资源、森林资源外,还有多种能源资源, 它们是____________等。 的__________油田也位于该地区。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1.C

2.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由题意,沿海滩涂是指沿海大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盐碱化程度高,所以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具有耐盐碱性特征。

2.本题主要考查对沿海盐碱滩涂改造改良的主要措施及可行性。淡水是改造沿海滩涂盐碱地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由题意,如果缩短滩涂改造的时间,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淡水淋洗土壤以降低盐度。

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3~5题。

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D.

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销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包括两大题:大题为选择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5.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

3.A

4.D

5.A

【解析】

3.本题主要考查商业贸易的流程。由题图,可知M公司内部员工完成的环节是“网站呼叫”,“设计、采购、市场销售、库存管理……”等,所以很容易判断出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其中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设计”这一环节,选项A正确。

4.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系统。由图例可知:M公司内部,M公司与供应商、物流公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联系是通过“实时信息流”完成的,那么公司的产品销售必须依靠“信息交流平台”,选项D正确。

5.本题主要考查商业网点的选择及布局。由题图,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面料厂、制衣厂、仓储中心之间的物流都要求有时间限制,而配送仓库与仓储中心、消费者之间的物流运输限制较小,所以配送仓库区位选择最灵活,选A。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监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温可能是

A.4℃ B.12 C. 16℃ D. 18℃

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 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

6.C

7.B

8.C

【解析】

6.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图示地区中的两条相邻的等温线的温度为2°C;通过仔细观察图示区域,9日6点左右市中心北部6千米附近温度5-7℃,9日15点左右市中心附近温度21-23℃,所以温取值为14-18℃,C选项16℃正确。[

7.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由题图,白天时,因是晴天,气温高;而夜晚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温度低,故白天晴天时,昼夜温大。而白天是多云天气的,因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反射削弱作用,温度低,而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相应较高,昼夜温小,故选项B正确。

8.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一天中温度的形成原因,也就是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以及徒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9日是晴天,一天中的太阳辐射值出现在正午12时,而太阳辐射能量传递给地面,需要一个过程,故地面辐射值是13时,而地面辐射在把它所获得的热量逐层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及高层大气,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通过读图,很容易发现,该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在图示区域右侧的15时左右,选C。

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 B. 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 低于M地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11.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

9.D

10.B

11.C

【解析】

9.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由题图及下左图所示,纬线是直线,说明视线与地轴垂直;纬线m是一条直线,那应该从纬线m所以的纬线圈所在的平面上看下去,故S地的纬度应该低于M地和N地(见下右图)。

10.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规律。由题图及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又因为n为昏线,N在昏线上,此时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N地为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如图所示,属于地中海气候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干热少雨。火险等级高,选项B正确。由上题及图分析,显然S地的白昼比N地短,选项A错误。因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巴西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冬季的低温干燥季节,选项C错误。因此时北半球为夏季,长江入海径流量较大,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应该处于一年中的值期。

11.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m、n两交点间的距离实际上是昼长(或夜长),不会因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若沿直线RS上升,观察者位置位于m纬线所在的平面之上时,m纬线则呈现向南弯曲的形状。选C。

上海市等级考

61.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____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分析:等级考科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门,或者加三学科,从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理、历史、6门中选择3门参加等级考,计入较后的高考总分。参加等级考的前提是对应学科的合格考合格,所以高一是没有办法参加等级考的。

法律依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2)等级性考试报考

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方可报考相应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参加过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往届生若已取得该科目的合格成绩,可直接报考该科目的等级性考试。考生可根据高校招生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在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

本市高中在籍学生在高中期间获得的等级性考试成绩,在其毕(结)业当年及次年有效;本市高中在籍学生因休学、留级等原因导致高中修习年限延长,其高中在读期间取得的等级性考试成绩有效期可延长至学生毕业当年及次年有效。其他考生获得的等级性考试成绩在两年内可报名参加统一高考,其等级性考试成绩在其高考当年及次年有效;若在获得成绩两年内未报名参加高考,则该科目成绩无效。

考生首次报名参加高考时(2021年高考报名成功即视为参加,下同),其选定的等级性考试不得超出3门科目,且均只能参加一次考试,报考后55.黄河中游河段流经的地域文化区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这里最有影响的地方戏剧种是_____。不可更换考试科目。考生首次参加高考前,34.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报考的等级性考试相关科目缺考,可再次报考对应科目的等级性考试,不可更换考试科目。考生若再次报名参加高考,3门等级性考试科目可更换,也可选择同一科目再次考试,但必须先注销有效期内前一次相关科目的等级性考试成绩。

2018年上海高考卷难不难,上海高考难度系数分析解读

63背斜;向斜;断层;丙;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处容易形成断裂,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

2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年上海高考卷难不难,上海高考难度系数分析解读

根据《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高中地理、生命科学、历史、思想、物理和化学6门学科设置等级性考试,高中学生可在其中选择参加3门,考试成绩划分为五等11级,再折算计入学生高考总分。本届高二学生(即现高二学生)在高一结束时通过地理合格性考试后,可选择在高二第二学期5月参加地理等级性考试;而另外5门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安排在高三年级。市教委组织有关专家,在对地理等级性考试命题作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公布了命题22. A河流经的沙漠名称为___________。要求。

上海高考各科难度设置

为了适度控制学生的考试负担,市教委对等级性考试的难度、内容和考试时间都作出明确要求。等级性考试试卷的试题难度在0.75左右,介于高考和合格性考试难度之间。以地理为例,其等级性考试试题比以往地理高考试题要略简单一些,但比地理合格性考试试题要略难一些。从考试内容角度看,地理等级性考试内容包括高中地理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而根据2015年5月公布的《上海市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调整意见的'要求,原有7个模块的高中地理拓展型课程已调整为4个模块,因此地理等级性考试的内容范围相比以往地理高考内容而言有所缩小。此外,市教委明确要求地理等级性考试时间为60分钟,也比以往地理高考时间有所缩短。

上海高考各科考试命题

本次地理等级性考试命题将加强与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注重考查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推进高中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市教委也于当天召集各区县教育行政和教学业务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对地理课程标准调整后的学习要点与学习要求,以及等级性考试命题的有关要求进行解读说明。今后,另外5门学科等级性考试命题要求出台后也将采取这一解读说明的方式,及时将相关要求传达到各区县、各高中学校、各有关学科教师以及学生和家长。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沪教委基〔2015〕31号)的要求,2014学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可于2016年5月参加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由市门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网上评卷。现就2016年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要求通知如下:

命题体现学科特点,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既突出重点,又注意覆盖面,符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贴近,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卷结构简明、合理,题量适度,处理好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试题难度系数0.75左右。

地理学科等级性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的比例大致为:“自然地理”部分约占50%,“人文地理”部分约占50%。

试卷由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两部分组成。

求上海市地理高考试卷

43.图2可示:武汉与周围八个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特征主要表现为,从武汉—孝感一线开始,沿顺时针方向,城市联系等级呈——的趋势;武汉以外的八个城市经济 联系的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部三城市之间的联系等级为“较弱”与_____,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等级为______。

2008年上海高考地理试卷

(文科使用)

题;第二大题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共同部分和选择部分。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用圆珠笔或钢笔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

清楚。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正确涂写准考证号码和校验码。

2.大题由机器阅卷。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的小

方格用2B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与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需要更改时,

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3.第二大题采用人工阅卷。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直接写在试卷上。用铅笔答

题或写在答题卡上一律不给分。所有考生应完成本大题共同部分;选择部分分为A、B两

组。两组试题分值相同;A组试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B组试题适合使用

“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考生任选一组答题,但不能交叉答题,如果考生交叉答题,只

对A组的应答进行评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个正确)

(一)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一行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

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1.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2.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3.5月10日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

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

(二)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4.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5.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6.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男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A.距海遥远,深居大陆的腹地 B.岩石,下垫面摩擦力大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

(三)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

7.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8.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

虑的因素是 ‘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

9.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人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

高索塔”、“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

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 B.确保“黄金水道”的通航能力

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 D.抵御台风侵袭

(四)能源是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清洁能源的风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10.下列与风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B.风能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C.撒哈拉沙漠是风能开发的地区 D.风能发电投入少,效益好

11.我国内蒙古高原和东部沿海都是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两地利用风能季节分别是

A.秋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冬季、春季 D.夏季、秋季

12.塔里木盆地内部是我国风能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c.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 D.海拔较高,气温日较较小

(五)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

措施摆脱这一困境。

13.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14.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

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

15.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

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A. B.加拿大 C. D:澳大利亚

(六)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

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16.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17.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别很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是

①上海至纽约飞行航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 ②南亚地区夏季风的形成

③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 ④秘鲁寒流在流动中呈离岸的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七)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19.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

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二、综合分析题(共110分)

第(八)至第(十三)题为共同部分

(八)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7分)

B两河水文基本概况

21.图中A河名称为________,注人________;

B河名称为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

由于该河下游河水流速________ ,泥沙沉积,

在河口发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河流经

____________盆地底部的河段,具有__________价

值;穿过峡谷的下游河段,水流湍急,具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

23.B河长度不及A河而流量超过A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从降水类型来看,B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属于__________雨。历史上,A河下游河段

的定期泛滥给两岸农业生产提供了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A河上游①与

支流②中,与该河泛滥有密切关系的是__________(填写数码),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读地理简图及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16分)

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的。

25.在“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B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母c、D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此判断,地形的东西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河。

26.以乌拉尔山脉为界,西部地区气候类型以_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东部地区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

是______________资源不足,粮食作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28.国内交通运输以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湄公河是一条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29.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它在境内被称为_____江,最终流入______海。

30.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1.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单项选择)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自治区

33.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中,水能资源最丰富的代码是_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的代码是____________。

(十一)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回答问题。(15分)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35.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人量的是——地区,人口净流出量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1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地区与_____ 地区。

36.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_____地区与____地区向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图2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读图分析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对“如何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十二)分析有关武汉城市圈的图表资料,回答问题。(20分)

2007年12月14日,以武汉为核心、以100千米为半径的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改革实验区。

38.武汉城市圈位于____平原,长江与其的支流____在武汉汇合。在城市圈内有两条南北大动脉,分别是京广线与____线。

39.表l数据显示,农业比重的城市是____市。第二产业比重的是黄石市,该地附近的______矿资源较为丰富,钢铁等工业发展基础较好;圈内城市主要工业部门中最普遍的是____工业,这与该城市圈位于我国重要的______ 基地有关。

40.读表2,对黄冈与黄石两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对比评价。

41.经济地理统计中,通常用E值表示区域内城市经济联系度(见表3),并将E值转换为等级值c,以便用图解直观表示不同城市的经济联系等级。城市经济联系度E与城市经济联系等级值C的转换公式如下:

根据表3中仙桃与武汉的雅,计算两市的经济联系等级值c为——,并根据下页图2中的图例,在两市间画出相应的线段。

42.区域内城市经济联系度E值与诸要素的数量关系为:

r为两城市实际最短交通距离。根据这一公式,可知经济联系度与城市的______成正比,与______成反比。

44.结合本题的图表资料,提出你对加强武汉城市圈内部联系的建议。

(十三)“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9分)

45.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___.

46.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地。

47.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 (单项选择)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三地相同

48.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日__点。

49.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以下为选择部分

A组(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十四)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读图回答问题。(9分)

50.图l、图2中,反映日食成因的示意图是______,日食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51.日食发生时,对应的月相必然是___。(单项选择)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52.2007年8月28日晚,上海学生看到的月食过程与下列图序相符的是__。(单项选择)

A.甲一乙一丙一丁 B.乙一甲一丁一丙

C.甲—丙一乙一丁 D.丙一丁一甲一乙

53.“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潮汐有大潮、小潮之分。当_____________相互叠加时,形成大潮。潮汐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我国利用潮汐能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54.黄河发源地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文化区,这里的传统服饰是___,它与当地____的气候特点相适应。

56.河套平原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_文化区,这里的传统民居是____,它非常适合_____生活。

57.下列各组文化事物中,在黄河流经的地域文化区依次出现的一组是__。(单项选择)

A.酥油茶一“阿以旺”一吊脚楼一蒙古袍一四合院

B.碉房一兰州拉A.旅游大客车 B.公客车 C.集装箱卡车 D.水产冷藏车面一马头琴一窑洞—评剧

C.“阿以旺”一吊脚楼—蒙古袍一窑洞-京剧

D.寺庙—坎儿井-那达慕节庆—信天游一四合院

58.以上文化景观连同我国其他地区的文化景观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___和 地域文化的_____________。

B组(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

(十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59.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 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附近的海域。

60.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2.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十七)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63.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图中,陡崖出现在___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65.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

上海地理参

一、选择题

(一)1 D 2.c 3 B (=)4 D 5 c 6 A

(三)7.c 8 c 9 D (四)10 A 11 B 12 c

(五)13 B 14 A 15 D (六)16 B 17 A 18 D

(七)19.A 20 D

二、综合分析题

考生回答合理可酌情给分

第(八)至第(十三)题为共同部分

(八)(本题17分) .

21尼罗河;地中海;刚果河;大西洋

22撒哈拉沙漠;减缓;尼罗河三角洲(三角洲);刚果;航运;水力

23B河地处热带雨林地区,A河位于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地区(B河所在地区的降水量比A河丰富);B河位于世界盆地刚果盆地.A河流域面积相对较小(B河流域面积大于A河)

24对流;灌溉水源(水源);肥沃的淤泥(淤泥);②;支流②所处地区降水具有季节变

化大的特点

(九)(本题16分)

25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叶尼塞

26温带大陆性;亚寒带针叶林;光热;小麦

27石油、天然气、煤、水力;秋明

28领土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部分,国内运输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河流虽多,但结冰期长,且多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货运流向不一致

(十)(本题13分)

29③;澜沧;南

30山河相间;侵蚀(切割)

31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32 B

33甲;丙;丙

34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流域内各国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流域内各国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有利于流域内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

(十一)(本题15分)

35东部;中部;中部;东北

36.西部;中部;东部;流入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发

展和集聚的需要

37该模式显示:一个地区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粮食产量也随之上升,但资源减少, 环境污染有所上升;当工农业生产上升,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污染加剧,人口增长趋于平缓;当人口增长缓慢,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应该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工农业生产水平等相适应,从而促进地区经济 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开源节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污染,保护环 境与生态;发展绿色农业,储备足够粮食;发展节能型、环保型工业,实现产品升级 换代等)

(十二)(本题20分)

38江汉(长江中下游);汉江;京九

39.黄冈;铁;纺织;商品棉

40黄冈的城市发展能力比黄石强,黄石的经济整体水平比黄冈强,黄冈的市场化程度比黄石强

41 2.18;

用实线在仙桃和武汉间画出较弱等级连线

42.非农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城市间距离的平方

43.逐渐下降;强;弱

44为加强武汉城市圈联系、推进相关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要提高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

同时,在保持原有第二产业传统工业部门优势外,需要注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GDP;另外需要注意避免城市产业雷同化,发挥互补优势;加快城市间高速路网建设,加强城市间的经济交往

(十三)(本题9分)

45经度180。、南纬23.5。;12月22日

46、乙

47、 D

48、 16小时;23日;04时

49、亚热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

以下为选择部分

A组

(十四)(9分)

50图1;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且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

51、A

52 、C

53.月球引潮力与太阳引潮力;可再生;占地少;受季节限制小;不污染环境;海岸线漫长

(十五)(11分)

54青藏高原;掉袖藏袍;昼夜温大

55③;秦腔

56内蒙古草原;蒙古包;草原游牧

57 B

58异性;多样性

B组

(十六)(10分)

59蒸发量;回归线

60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

61_34;南纬60。;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62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

(十七)(10分)

64④;②;①

65不可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