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满分厦门一中分数 厦门一中2021高考状元分数
高考英语作文跑题了怎么办?
好像地区高考是可以写文言文之类的 200个字左右吧 但是其他地区就没听说了 不过每年高考变动不一定 但是《高考说明》肯定会在考前说清楚的 所以不用那么担心英语作文跑题了,通常会按照以高考作文的类型下情况进行评分:
高考作文满分厦门一中分数 厦门一中2021高考状元分数
高考作文满分厦门一中分数 厦门一中2021高考状元分数
高考作文满分厦门一中分数 厦门一中2021高考状元分数
如果只是稍微有点跑题,没有对文章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那么文章仍可按照原本的构思继续写下去,但可能会被扣掉一部分分数。
如果跑题情况比较,导致文章结构不完整或者逻辑混乱,那么可能会被扣掉更多的分数,甚至可能会不及格。
如果文章完全跑题,与题目要求不符,那么文章可能会不及格。
无论哪种情况,跑题后继续写下去可能会比直接放弃不写得分更高。如果你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信心,建议在写作前仔细审题,确保文章不跑题。
高考作文多少分
参考资料:去年,福建省高考作文的分值从60分提到了70分,湖南省大作文还是60分,但是前面有个15分的小作文,相当于写作部分的分值增加到了75分。“江苏到了提高作文分值的时候,但今年分数增加的可能性不大。”高朝俊说。作文分值增加是个趋势,但是,江苏人大附中学生李泰伯以703分的总分获得高考理科状元。今年的作文分值可能仍为60分。所以不同的省份是不一样的。
高考语文作文满分多少分
讲堂高考语文作文满分是:2023年厦门中考录取分数线根据学校不同,有不同的录取分数线,具体如下:150。
高考作文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高考)语文卷一题或几题(包括小作文)。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一般满分为60分。且需要思想健康向上,不得透露考生真实校名,人名;并且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如,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和评分细则。
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
在高考作文写作中,审题或者根据试题进行有效命意是写好高考作文最为重要的一环。当试题确定以后,如何审好题、立好意至关重要,审题不准会导致全盘皆输。常有同学感叹,自己的作文如激流浊波,起伏无常,60分的作文可高至50分之上,也可低至40分之下,为此,还常迷惘于峰值的不可预知,也惶恐于波谷的不期而来。
2023年高考作文多少分
俞发亮 (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厦门教科院中学语文科主任)2023年高考作文60分。
大多数省份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个别省份除外,如江苏卷是70分。高考作文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考作文的评分分为基础分和发展分,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人物,场面等要素。
2、话题作文
“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容,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
3、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人们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综观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内,半命题作文占有相当的比例。
4、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 刘梦醒和县二中701分(含政策性加分)、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5、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是指比传统材料作文提供更广阔材料的,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的,给考生留更大发挥空间的作文。2006年全国高考卷的作文题就是新材料作文题。
高考作文分
高考语文作文满分是多少分介绍如下:
高中语文作文一般满分为60分。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且需要思想健康向上,不得透露考生真实校名,人名;并且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所谓命意,就是赋予写作行为以准确的意图,这是写作行为的起始点,又是目标点,是考场作文的基本底线。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总分60分,但在评分时这60分是平均分为三部分的,分别为内容20分、表达20分、特征20分。内容与表达总共40分,是作文评分的基础等级,而特征是作文评分的发展等级。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拟题目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⑤判偏题的,只能评四等,但“发展等级分”一分昆明一中考生魏晓宇以总分708分(含20分加分)的成绩,成为今年高考的全省理科状元;不给。
⑥不足400字的,只能评四等,但“发展等级分”一分不给。
高考中写好作文的方法:
先立意后论据,举例说明要有说服力,平时建议多积累素材,看到好的案例你高考时的题目 未必限定题材 也未必适合用诗歌表达多记多背,别到用时方恨少。
厦门高中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
作文诗禁,是另类不公厦门高中录取分数线2022如下:
全市文科“状元”(分)是重庆八中阮秋剑,成绩是688分;文科“状元”(总分)是梁平中学唐国桥,成绩是693分;1、厦门一中:思湖片区投档分745分,集海同翔片区投档分757分。
2、厦门一中海沧校区:面向全市投档分728分。
3、厦门二中:面向全市投档分709分,南强班面向全市投档分712分。
4、厦门二中集美校区:面向全市投档分699分。
5、厦门六中:思湖片区投档分717分,博雅班面向全市投档分722分。
厦门高中录取批次
只有高考总分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高校调阅并选择录取。通常“上线考生”人数要比录取人数多出20% 左右。各个地方的录取线分科类、分批次确定,科类一般分为文科类、理科类、音乐类(文、理)、美术类(文、理)、体育类等。
每一科类又各分为提前批、批、第二批等等。文科类、理科类各批次的录取线只对文化考试总分作出规定,音乐、美术、体育专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则同时针对文化考试与专业考试两方面的总分作出规定。
以上内容参考
高考满分作文800字:漫话“分数背后”
湖南省60分,合格。
75分,良好。
85分,。
100分,完美。
这些数字,自我们小学还没有完全懂得算术时,就已经明白了它们背后的含义。
眼看到这幅漫画的时候,我的反应是:两名孩子和我小时候一样,会忐忑手上的试卷分数,会担心让父母失望,会害怕不合格被别人笑话,会有愧于上次满分而这次却点拿不到满分……
这些看上去都是正常的表现和反应,漫画中的“小学霸”拿100分就该奖赏与快乐,拿98分就该被家长责骂;相反地,“小后进”拿55分不能合格只能被骂与哀伤,拿了61分就得到了赞赏与鼓励。大家难免都会觉得这是我们应试教育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等的常态,哪怕我们囔囔着要“多鼓励孩子”、要“奖赏分明”、“不同的孩子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对待”,甚至上升到孔圣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等……
如果仅仅还是停留在漫画表面、分数等级、家庭教育的标准等等问题上,我觉得“小学霸”和“小后进”只是未来更多哪怕就算走过高考独木桥的“牺牲品”的影射。他们两人行为的共同点还不是标准判断的本身,而是需要他人的标准来判断自我的初衷。
首先,判断的岂止是分数,还有价值高中作文题材主打议论文,相对比散文、记叙文、诗歌集等写好议论文比较容易;写好议论文最重要的是审题准确,论点切合题意,如果是材料作文,审题不正确,偏题,词藻再华丽也是拿不到高分,所以一定要学会审题,多看多练,具体如何审题相信语文老师都有讲过。的.认可。数学学习里面,有一个函数概念叫作“定义域”。由于函数的复杂性,当处于不同的定义域时,同一条函数公式,变量运算得出的就是不同的结果,有时候甚至无解。这与我们的漫画表层意思很相近,划分在不同的定义域,两位小孩会得到不同的外界反馈。
但我想强调的是,小孩从小就以为他的价值是需要别人给他划分的定义域来判断的,这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吗?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等都交由在他人对他手上那张答卷来判断,那如果人生不再存在考卷,他的人生价值在哪里了?他的定义域又在哪里了?
接着就是,影响的何止是学习,还有人生的态度。单纯来说,我们的学习需要得到权威的一个判断确实是无可厚非的。但其实两名孩子行为的初衷,并不是奖与赏,罪与罚的问题,而是他在“乞求”外界的眼光、态度与认定,当你说这是值得赞扬的,他就快乐;当你说这样是劲的,他就垂头丧气了。可见,他拿着的答卷与分数,换来的还不只是“精彩”或“糟糕”的评价,还有他对自己未来的学习,甚至人生态度的判断。
,还有一个本质问题就是,找到的并不是异,而是定距性的平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测验,总结出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反映在同一样测试里面是有一个固定的区间,上下浮动距为30分。就是说,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往下不会比他平均水平30分;相反学生能力弱的学生,往上也不会高于平时平均的30分;只有跳出这个区间才叫“失常”或“超常”。可见,对于“小学霸”与“小后进”而言,单纯的几分距更多是人们长期以来的标准给予他们的主观情绪判断,并没有让他们明白到彼此其实一直处于“定距性的公平”,也并没有所谓的“小退步”与“大进步”。一切还是常态地发展着……
作为以分为命、以秒为金的高考过来人,我深刻明白到分数很多时候确定可以界定和限制了我们很多的意义。但感谢这幅漫画给我机会去漫话,去告诫我们的孩子,自我的价值、学习的成效、人生的态度,你也可以是一把尺子,你也可以去界定自己的定义域。
分数的背后不是要划分人的等级,不然人岂不受尽学生唾骂?分数是一个符号,人本身也是一个符号,而我们可以为自己的符号赋予丰富的价值与内涵。
高考作文不能写诗歌?
各科高考成绩如下:语文127分;数学149分;英语144分;理综278分。是的,不能写诗歌。
绝大部分省份的高考题目都会有类似于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或者是不能写成诗歌。
因为语文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科目,所以诗歌更没法判定其好坏与否,并且诗歌如果要达到要求800字以上,篇幅很大,会给老师阅卷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永远的谭嗣同》和《站在黄花岗陵门口》两篇作文是古体诗写的,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诗歌。
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要求诗歌除外,所以不能写诗歌。
扩展资料:
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迎合主流舆论,富有正能量。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高考作文的阅卷的作文部分是有很多老师共同完成的,但是由于每个老师拥有不同的文学素养和不同的文学品位,那么对于相同的一首诗歌,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从而导致打出不同的分数。那么这样就会导致写诗歌的同学可能得不到他应该得的分,也就是说阅卷的公平性难以体现出来。而作文,是有设定不同的标准而来定分数的,所以说,这样能够相对保证高考语文成绩的一个真实性和公平性。
一般来说,会写诗歌的同学或者写的很好的同学,他们的作文也不会到哪里去,所以说高考作文就干脆总是写作文而不写诗歌。而且,高考作文一般是有字数限制的,800字的作文比800字的诗歌容易写多了,这样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减少同学们的一些做题压力,所以说这也是高考总是写作文,而不能写诗歌的一个原因。
但是我觉得,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的一种载体,不应该在高考作文中被限制,虽然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定分数,但是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喜欢诗歌擅长诗歌的人能够在高考中发挥自己擅长的部分,虽然高考是一种应试,是我们也可以让他们的能够发挥出学生们的创造性,让他也能够稍微的迎合一下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特长。
但是在目前来说,高考写作文而不写诗歌是有必要的,因为本身高考作文的阅卷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果写诗歌,因为还没有一个比较标准的评分标准,所以说主观性就更大了,那么就会极大的影响分数的一个公平性,高考作文可是60分,所以说这里分数的一个公平是很重要的
这位同学你好,首先我要说的是,从来没有哪一个地区的高考卷规定不能写诗歌。所要求的只是若写诗歌不得少于若干字数。。。而并非不允许写。这样的规定是有原因的。
起因大概是由于04年(还是别的哪一年)有一名考生以短短200字诗歌获得高考满分,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纷纷效仿,导致高考改卷出现极大障碍,老师哪有那么多闲工夫去领会你所谓的“短小中蕴含的神韵”,而且这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难做到公正公平。
因此,经过协商,游戏规则变成了,“要写诗歌可以,但是字数必须写够规定字数”这就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作文而已,字数大家是一样的,改起来也没有别人也没有太大异议。
因为这靠的是你的临时发挥能力和大脑的构思能力,而诗歌是奇偶你背下来的,写了就像另类的潮鞋一样,所以不能写诗歌。
写诗歌,没有长年积累的词藻,没有不断地练习,没有一时突发的灵感,而且还要不少于若干字....那么我看高考写好诗歌好难。还有高考的人数如此多,评卷时间如此短,可能在你的考卷上停留的时间只是几分钟或一俩分钟甚至几十秒。真正能看出你写的诗歌内蕴的很难吧!所以建议不要写诗歌....
希望你采纳这建议
就这样,希望解答了你的疑问。
多年之前就有人呼吁:高考作文应向诗歌敞开大门了,但是,直到现在,这种“诗禁”还是占了大多数,在高考作文体裁的限制上,大部分省份依然有 “诗歌除外”的字眼。比如,今年、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重庆以及福建等省市的高考作文题,都没有摆脱这个局限,仍然把诗歌关在“禁区”里。
这引发了人们诸多非议。虽然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作出改变,“除诗歌以外”的限制没有明确列出,而代之以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的文章”,但诗歌并没有作为一种文体被列入其中,而且在不少自主命题的地方,诗歌还是在“禁止”之列。不仅高考如此,中考作文也基本禁止写诗歌。
很多人承认,诗歌没有纳入高考作文体裁,问题不在于诗歌本身,而在于诗歌评价标准的难以确定性,也因此带给人们对诗歌 “”的感觉,既包括原发言人王旭明曾就此表达“高考作文已经容不下诗情画意了”的感慨与遗憾,也出现了被称作“梨花教主”的诗人赵丽华对此的不满:“诗歌的悲哀,莫过如此。”
该不该给诗歌“开禁”?
禁诗派
这种文体,实用性不强
陆豪 (厦大附属科技中学 教育硕士):个人很喜欢诗歌,去年高考满分作文 《站在黄花岗烈士墓前》深深打动了我,好的诗歌的确能给人以阅读的享受,但我还是反对高考作文写诗,因为这种作文形式并不适合高中学生。
其一,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性很明确,就是要选拔能适应发展的实用型人才,而诗歌这种文体太过于浪漫,实用性不强,不能检测出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拿考试来说,为什么一定要考申论不考诗歌?这是选拔人才的性质决定的,申论写作考查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显然考诗歌等其他文体无法达到这样的检验目的。
其二,写作是为了交流,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原则是首位的,诗歌属于高雅艺术,其形式已经超越了工具性的范畴,作为中学生没有必要过早涉足这一领域。此外,诗歌这种文体,讲究抽象艺术,多用跳跃式思维,训练多了,会影响正常的语言表达。
其三,作为教师尚且不能写诗品诗,又如何能指导学生并给学生的诗歌作品打分?一个叫赵丽华的诗人创作了大量梨花体诗歌,语言令人无法忍受。如果高考作文放开诗歌,大量的“梨花体”诗可能将泛滥成灾。
其四,作为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都还没有形成,与其让他们“为赋新词强说愁”,还不如让他们用直白的语言叙述生活品评人生来得有意义。
上一页
理性思维,是培养导向
陈辉 (工行某支行行长):高考作文给诗歌开禁,个人认为没有太大意义。高考选拔的应该是通识人才,艺术人才是在大学阶段分离出来的很少部分人。
诗歌不具普适性,学生将来走上,更需要的是理性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因此,我更推崇高考作文写那些能体现理性和逻辑思维的文章,比如议论文。事实上,国内不少大学毕业生,思维仍很幼稚,这跟中学时代没有很好地训练理性和逻辑思维有关。
西方科技发达的教育就值得我们借鉴。许多的高考命题有很高的哲学思辩要求。我看过前几天美国在上海的演讲,既有理性的思维又有历史的深度。
选拔有哲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
诗情画意,那只是传说
央央(厦门一中高三学生):如果高考作文没有“诗禁”,我也不会选择写诗。因为我担心评券老师如果看到其他同学辛辛苦苦写了800字,而我只写了寥寥数行,不会给我打高分。
平时我们同学中写诗的人就不多,老师目前也没让我们做这方面的训练,所以我想,高考作文里的诗情画意,那只是一种传说吧,相信身边同学高考的时候都不会轻易去冒那个险,还是稳当一点好,至少能保证拿到基本分。
挺诗1、命题作文派
张扬个性,应该有平台
汤露(厦门英才学校语文教师):我认为所谓“诗禁”可以解冻了。但对于“诗禁”,不该误解为是高考出题者对诗歌的偏见,相反,他们更多的是想保护学生的利益和高考的公平性,如果说这将导致热爱诗歌的人无以发挥,也只能说是随生的弊处而已,任何敌意的理解都有失偏激。
而什么是好诗?这恐怕很难说清,也许有的诗起初不被认可,一段时间之后越发显示其魅力;有时换个角度看,好诗也会成为有问题的诗,一时不易准确评判。而高考毕竟牵动太多人心,这种特殊的文体给评卷者带来的困惑确实不容忽视。
但在注重个性发展的今天,应该给擅长写诗的考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即使是走钢丝,考生只要做好足够的准备,也可以挑战,当然也应该服从裁判。
至于是否采用诗歌写作方案,可由考生的语文老师来指导把关,不必在试卷中明文限制。每一种探险都要付出代价,任何含创新成分的文体也都如此,但成功之花可能更娇艳,后续的精彩更令人期待。
上一页
百家争鸣,并不是坏事
陈先生 (某公司职员、高二学生家长):我认为高考作文不应该设“诗禁”。诗歌,原本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高考作文不该限制什么文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不是坏事,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专才,比如的词作家、诗人等,现在的状况是庸才多而通才奇才少。
从写作技巧来看,诗歌语言更精练、更意像、更优美,惟一的担心是高考评卷标准不好掌握。
兰剑蔚(英才学校高三学生):我希望解除“诗禁”,为天才,也为更多人的文化素养。唐太宗钟情书法,“夜半把烛起学《兰亭》”。他使自己的兴趣成为朝野的兴趣,唐代书法忽如一夜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高考作文的规则一如帝王的喜好,它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代。而 “诗禁”很可能将某些有才情、有资质的人扼杀在摇篮中,毕竟,绝大多数学生都得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上演人生。
写好诗歌,需要丰富的内心情感和笔力,难道我们从小就要放弃对诗歌这一高级语言的发展?如果的拜伦、雪莱出现了,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吗?担心评分不公是 “诗禁”的主要原因,可应试教育下部分公平维护了,更多的不公平出现了,对中文诗歌的不公平也出现了,这不是舍本求末吗?
有诗的青春更美好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是诗的年龄,如果这个时期缺少了诗,青春会黯淡许多。因此,青春不能没有诗,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学生读诗、爱诗,并适当地写诗。
作为高考,其指挥棒的作用太大了,如果高考作文对诗歌说“不”,的确会影响中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但另一方面,诗歌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不是一般的文章,能写好诗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高考又时间有限,在那种氛围中写诗,不一定很适合,因此高考作文不宜大面积倡导写诗。
从近几十年高考作文看,对诗的体裁限制也有过反复,也有一些省份去掉“除诗以外”这四个字,比如今年广东省高考作文就没有文体的限制。其实高考作文,不妨对诗“开禁”,因为这是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充分尊重。除掉束缚,提供给部分学生一个施展诗情的“舞台”,可以影响更多的学生去读诗、爱诗,接受诗歌的熏陶、教育。
是的,绝大部分省份的高考题都会有类似于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或者是不能写成诗歌,因为诗歌这个东西没法判定好坏,而且这样的话字数肯定不足要求(大部分是800字以上),所以给评卷带来很烦,干脆就限定不写了
只要是写得好 可以直接发表出来
所以你不需要担心 规则是为大多数人制定的 是为少数人所打破的
只要你有实力 高考只不过是途径 而不是目的地
一直以来都是 诗歌除外 但是如果你能写古体诗的话,也可以。比较冒险。
不要写诗歌。这两篇属于特殊情况。另外提醒你一下,所谓高考满分作文并不是真正从试卷上摘录的,一般都是高考结束后,考生再重新复写的。
高考作文多少分?
贵州省高中语文作文一般满分为60分。
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且需要思想健康向上,不得透露考生真实校名,人名;并且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
可以说,对考场作文而言,如何准确地界定与把握命题者的正确意图和话题本身的意义指向,又如何在事实上,在目前的中学作文课堂上,诗歌几乎是从不涉及的文学体裁,不少老师直言不讳:因为高考不考;也有老师认为,诗歌这种文体的实用性不强,不能检测出学生真正的写作水平;另有老师认为,教学中忽视诗歌是很可惜的,不利于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提高;还有人认为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来看,诗歌写作并非良好的渠道……但人们并不否认,要学生读诗、赏诗。文章中准确地呈现出来,将大体决定全文的成败。
有谁知道曾经得高考满分作文的邢雅洁
为什么不让写诗歌? 很简单吗,高考吗,既然是考试就要判分,既然要判分就要有标准和尺度?!诗歌那么多种形式,那么抽象,怎么定尺度、标准、格式,所以干脆pass掉,免得麻烦。像议论文那样点、据、证泾渭分明,少什么就减分多省事。 为什么诗歌不流行? 就因为诗歌的地位太高,文学性太强嘛,像现在的所谓文人有几个写得出像样的诗歌的。而且诗歌的历史那么悠久,好的不好的都被古人写尽了,现在再怎么写也超越不了了,没有了希望谁还写,不情等着挨骂嘛厦门高考作文满分得主邢雅洁欣赏庄子的淡泊
名字带有个“雅”字的邢雅洁在高考考场上写出了篇很“雅”的高水平满分作文,她是目前为止“浮出水面”的惟一一位来自厦门的高考满分作文得主。给记者打来电话报喜讯的双十中学罗老师说,“就是商报时间刊登的满分作文中的其中一篇,题目是《一蓑烟草任江平》。”(详见本报6月20日A8版)
据说,学校语文老师电话问到她作文题目后,当老师告诉她是满分卷时,这名18岁的双十女生并不显得太惊讶。
欣赏“矿泉水”般的庄子的淡泊和洒脱
邢雅洁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接触到这个作文题目时,甚至还有点懵,她花了10分钟在题目的思考上,后来,在“果汁、咖啡和矿泉水”三者中,她选择了以“平淡”切题,一下子就将矿泉水和自己所喜欢的庄子联系了起来,“喜欢庄子那种淡泊、洒脱的人生态度”。出考场后还有点小后怕——会不会跑题了?
这篇满分作文的题目出自苏轼词《定风波》里的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说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淡然处之但是诗歌要写800,这实在是有点搞笑,摆明了,政策不提倡写,所以这只是一种软限制。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有一个公平的标准,毕竟高考不是新概念作文大赛,没人有那么多闲工夫去对你一篇文章研究。、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在作文拟题时,邢雅洁根据所描述的语境进行了改动。
之所以写庄子,邢雅洁说,是因为她很喜欢在很多同龄人看来是不好“接近”的庄子,尤其是《逍遥游》等作品。
双十语文老师杨极生评价说,整篇文章不论文风或语言都很清新,语言运用很灵活,用的材料也不是生搬硬套和堆积,而是将平时熟悉的材料通过自己的理解,自然地融到观点中化为自己的东西;此外,将古典文化的东西融入到作品中去,充满文化气息,因此也比较容易从众多作文中“跳”出来。
邢雅洁的兴趣也很“雅”,小学四年级就开始习书法。熟悉邢雅洁的语文老师说,一直来,她的成绩都很好,在学校300多个文科生中,成绩一直在前7名以内。
问到如何学习语文,邢雅洁一直强调的是“积累”。她说,首先是感兴趣,平时多看些“大家”文章,这对自己文学功底的提升很有帮助;此外,她平时还会看些报纸、文摘等,了解时事;至于练笔,“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邢雅洁说,小时候就喜欢写作文,作文也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
邢雅洁平时看散文,“有文化气息的文字”她都爱读,看完书后她会去思考。她还有一个好习惯是,从高二开始,自己做了“素材积累”本子,一有好的故事、好词等,她会将其积累下来,后面再运用上,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
- 2025-02-10 广东省内牙医专业院校(广东牙医专业大学
- 2025-02-10 江苏今年高考考什么 江苏今年高考考哪些
- 2025-02-10 2022高考225分 高考分数292
- 2025-02-10 藉此还是籍此哪个正确_藉此的区别
- 2025-02-10 2021年高考山东_2021年高考山东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