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歌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毕业歌的创作者
毕业歌的词曲作者
《毕业歌》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毕业歌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毕业歌的创作者
毕业歌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毕业歌的创作者
毕业歌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毕业歌的创作者
《毕业歌》是由袁牧之、陈波儿等演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一首歌曲,是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曲,该曲于1934年12月16日随电影《桃李劫》的放映而发行,后该曲被歌舞团演唱,收录于1975年唱片发行的专辑《聂耳·冼星海作品选(一)》中 。
《毕业歌》是聂耳在1934年为上海电通影业公司拍摄的故事片《桃李劫》所创作的主题歌。他通过《毕业歌》这首电影主题曲描写这群青年在毕业典礼上集体高歌的场面,表现青年的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满腔热情。而该曲歌词中的一个个口号意在唤醒广大的青年们,再浑浑噩噩下去已经不行了。
聂耳
聂耳,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音乐家。1934年4月,聂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乐部工作。同年底,聂耳搬至淮海中路1258号三层阁楼居住,现聂耳旧居为民居。同年底,聂耳应聘为联华影片公司二厂的音乐部主任,为影片《新女性》作曲并配乐。
聂耳创作了数十首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响音乐几十年。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音乐创作的榜样。
《毕业歌》的历史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并向华北进逼,的领土和不断沦丧,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而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毕业歌》表达了青年学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五四时期
说一说(毕业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它表达了青学家怎样的抱负?
(1)甲午中日后.甲午失败(或《马关条约》签订),日本强占.对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心情(爱国之情).
(2)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国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的领土和不断沦丧,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但以为首的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
《毕业歌》表达了青年学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田汉的毕业歌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田汉的《毕业歌》告诉我们这些即将走向的大学生,一定要承担起我们这一代应该承担的。那就是报效祖国。
毕业歌 - 1934年田汉、聂耳创作电影插曲,是电影《桃李劫》插曲,同时也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
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描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影片《桃李劫》摄于1934年,是组织新开拍的左翼电影阵地--电通影片公司制作的步影片。影片讲了一对新毕业的青年学生参加工作以后理想不能实现,逐渐落得家破人亡的故事。
田汉的《毕业歌》告诉我们这些即将走向的大学生,一定要承担起我们这一代应该承担的。那就是报效祖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
- 2025-05-05 学校采购价格上浮通知 采购价格上调的通
- 2025-05-05 上海平南实验学校 上海平南小学地址
- 2025-05-05 泰语技校学校报名时间_泰语考证报名几月
- 2025-05-05 深圳市东华职业学校招生 深圳东华学校怎
- 2025-05-05 汉中学校舞蹈专业 汉中舞蹈学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