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格局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其基本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格局
1. 宪法至上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必须符合宪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不得违反宪法。
2. 党和国家的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约束
党和国家的权力都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党要坚持党章,依法治党;国家机关要坚持法治,依法行政、依法监察。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
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得因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差异而受到歧视。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不公正对待。
4. 公平正义的法治
法治必须坚持公平正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和诉求,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执法司法活动必须公正公平和透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 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
构建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法律规定了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建立了监督机关对国家机关的权力监督,人民群众享有对国家机关的民主监督权利。
6. 司法独立
司法独立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其他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的干预。
7. 法律实施保障机制
国家建立了法律实施保障机制,包括执法体系、司法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等。这些机制确保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
- 2024-11-10 债券发行人:买方还是卖方?
- 2024-11-10 新生儿诞生,喜气洋洋!
- 2024-11-10 泉州经贸职业学院:培养职业精英的摇篮
- 2024-11-10 标题:揭秘长沙大学排名一览表,解锁学
- 2024-11-10 淮南师范学院:一本还是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