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比尔盖茨的故事——盖茨创业故事

成功人士比尔盖茨的故事_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

世人对盖茨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成功的企业家,有人说他垄断行业、欺凌弱小;有人说他是“慷慨的慈善家”,有人说他是一个虚伪的人———他的慈善之举只是有史以来昂贵的公关活动;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首富,有人说他只会贪婪地在股市中套现,从微软用户的身上榨钱……但是就像美国人说的那样:“不管你是爱他,还是恨他,你都无法漠视他———这就是比尔·盖茨的魅力。”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成功人士比尔盖茨的 故事 ,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人士比尔盖茨的故事——盖茨创业故事成功人士比尔盖茨的故事——盖茨创业故事


成功人士比尔盖茨的故事篇1

比尔·盖茨13岁开始计算机编程设计,18岁考入哈佛大学,一年后从哈佛大学退学,1975年与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以下是我整理的成功人士比尔盖茨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从退学建立微软,到成为世界首富,盖茨只用了20年的时间。此后,这个被美国人誉为“坐在世界的人”就再也没有从这个位子上下来过,一坐就是12年。

互联网仍然充满魅力

其实,盖茨作为世界首富的日子也是波折不断。在1998年股票市场的互联网泡沫出现前,盖茨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00亿美元。2000年网络股热潮开始消退,微软股价下滑了近63%,盖茨的身价也随之缩水了近一半。尽管盖茨依然保持着全球首富的位子,但是与第二名的距已经是越来越小,那时人们纷纷预测,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盖茨迟早要让出“天下”的宝座。然而事情发展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2003年以来,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带动了互联网业的回暖。且不说屡创奇迹的Google等后起之秀,微软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也很抢眼,盖茨的财富重新水涨船高。在过去一年里,盖茨的财富增加了近8%。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沃伦·巴菲特曾评价比尔盖茨说:“如果他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言下之意,并不是微软成就了盖茨,而是其商业天赋成就了这个世上富有的人。

对于理财,盖茨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对微软公司前途的信心使盖茨仍然把财富的绝大部分投在公司股票上,尽管他已经不担任公司的CEO,但是作为微软的首席架构师,他仍然主导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不过精明的他也会在好的价位适当地套现一些股票。股市交易记录显示,上个月盖茨就在公开市场出售了100万股微软股票,获得收入近2700万美元。当然,像盖茨这样的聪明人是决不会把“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具有远见的盖茨早在网络股泡沫破裂之前就开始分散投资了。盖茨在1995年建立了一家投资公司,据了解,该公司管理的投资组合价值10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了收入稳定的债券市场,主要是国库券。

盖茨看好代表新经济的数字及生物技术产业,但在投资时并不排斥传统经济,尤其看重表现稳定的重工业部门。盖茨曾通过自己的投资公司收购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7.8%股份,后来这些股票几乎上涨了一倍;他对加拿大公司的投资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不到一年内股价就上升了大约1/3。此外,盖茨也喜欢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很强的公用事业公司投资。而盖茨对科学创新的兴趣,也使他把医和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

自称善用每一分钱

曾经有人计算过,像比尔·盖茨那么有钱可以怎么花,结论是:可以买31.57架航天飞机,或者344架波音747,拍摄268部《泰坦尼克号》,买15.6万部劳斯莱斯产的本特利大陆型豪华轿车。但是事实上,富可敌国的盖茨夫妇生活很俭朴,可称得上奢华的只有他们位于西雅图郊区价值5300万美元的豪宅。不过据到过盖茨家的人介绍,豪宅内陈设相当简单,并不是常人想象的富丽堂皇。盖茨曾说过:“我要把我所赚到的每一笔钱都花得很有价值,不会浪费一分钱。”

在过去几年里,盖茨把他的大量个人财富捐献给了慈善事业。据统计,盖茨至今已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捐出近29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世界上慷慨的富人。目前,以盖茨夫妇两人名字命名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全球规模的私人慈善组织,其基金规模是老牌的福特基金会的3倍、洛克菲勒基金会的10倍。去年11月,他在伦敦庆祝自己50岁生日的时候,对在场的记者表示,名下的巨额财富对他个人而言,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他准备把这些财富全部捐献给,而不会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儿女。

世人对盖茨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成功的企业家,有人说他垄断行业、欺凌弱小;有人说他是“慷慨的慈善家”,有人说他是一个虚伪的人———他的慈善之举只是有史以来昂贵的公关活动;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首富,有人说他只会贪婪地在股市中套现,从微软用户的身上榨钱……但是就像美国人说的那样:“不管你是爱他,还是恨他,你都无法漠视他———这就是比尔·盖茨的魅力。”

成功人士比尔盖茨的故事篇2

占据世界富豪位置10多年并被誉为超级天才和赚钱机器的比尔盖茨,近日忽然向全世界宣布,他将要退休并将自己所有财产(580亿美元)全部捐赠给盖茨-梅琳达基金会,不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一分钱。如果加上过去所捐献的300多亿美元,他累计捐款接近900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许多一年的财政收入),这也使他成为继巴菲特之后的又一个将所有财产捐出的超级富豪。

1999年的年初,比尔盖茨带着他那个充满幻想色彩的“维纳斯”来到深圳,向推广这个,当时他住在深圳的远东大酒店,那天酒店广场甚至酒店旁边的路上聚集了数以万计的他的“粉丝”,人们争相一睹心目中世界富豪的风采。盖茨非常有风度的向大家挥手致意,后来他还在酒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当时他很随意地穿了一件羊毛衫,讲到兴奋的时候,他还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可细心的观众们发现,这位世界富豪所穿的竟然是一件已经破损并且袖口上已经掉出线头的羊毛衫,这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惊讶不已。

第二天,深圳的一家报纸便刊登了某专栏作家写的一篇带有调侃性的 文章 ,大意是说:那些身穿、珠光宝气的人,多是没太多钱的,因为他不够富,但希望别人知道他很富,而当你富到一定程度以后,你根本不需要在自己的身上显示出你是个有钱人,就像比尔盖茨这样,可以穿一件掉了线头的羊毛衫出来演讲,但却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自己比他更有钱。

其实只要拿的那些富豪平时的作派与美国或者欧洲的那些大富豪相比较,就会发现,原来的富豪与外国富豪的生活方式竟是这么的不一样。大多数富豪都喜欢要面子,所以豪华汽车、豪华别墅、服装、昂贵手饰、场所消费等等,处处要显示出他们的与众不同,当然,除了显赫自己,他们还需要以这些的消费来讨好各级的官员,以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而国外的大多数富豪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简朴的,如巴菲特就居住在一个极普通的居民小区里,既没保镖也没佣人,居住的房子还是40年前的,开的车是一辆非常普通的旧车,他的办公室在一幢很小很旧的小楼里,几乎没什么像样的装潢,面积不过20多平方米,有一个去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基金怎么也无法想象,他和全世界股民所崇拜的股神竟然住在这样一个地方,开的竟是这样一部车。其实不仅仅是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美国许多超级富豪都是这样,他们一边控制着世界的经济,一边却过着与我们这些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的生活。

我们不禁要问,他们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不为自己多花一点钱享受享受呢?为什么不为自己的子女留一点呢?要知道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完全可以让自己的子子孙孙永远不用做事情,就可以尽情的享受美好生活。但他们没有这么做,他们更愿意把这些自己一生的奋斗所赚来的钱用于慈善事业,用于拯救那些灾民、难民和还没有解决温饱的穷人们身上。盖茨-梅琳达基金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于援助非洲人。这种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捐款举动,其实有其内在的动因的,他们并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做出如此惊人举动的。如果我们从深层次去探究他们的动机,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是他们的信仰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出生于美国西雅图的一个律师和教师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 教育 。在7岁的时候他就能非常熟练地背诵《圣经》里面的《马太福音》。《马太福音》是《新约》里面长的一章,大约有3万字。相当于6本有5000字的道家经典《道德经》。背诵《圣经》使他的 记忆力 得到了空前的开发,他也由此成为别人眼里的神童。尤其是在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表现得特别的明显。在他11岁的时候,他的数学和 自然科学知识 在学校中已经无人能及。

背诵《圣经》为使他奠定了深厚的 文化 底蕴,他从小就酷爱读书。7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世界 百科 全书》,后来稍大一点,又大量阅读、罗斯福、、爱迪生等科学家、家、发明家的传记书籍,解读这些伟人思考问题的方式 方法 。从阅读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形成了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言行在同龄人中鹤立鸡群,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思想。为他日后成为世界首富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圣经》可以使人淡然一切,可以平复自己的欲望,就是因为虔诚的_盖茨悟透了《圣经》里面的一切,才会置之身外商场的尔虞我诈,才会出淤泥而不染,他的成功一多半归咎于自己从小受到的圣经的熏陶不无关系。

巴菲特也是一位_,他在每年的《给股东的一封信》里面几乎都会引用圣经中的话语;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所有的财产都是上帝委托他们管理的,当他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些财富必须交还给上帝,用到上帝所需要的地方。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马太福音22:21),比尔盖茨作为上帝所拣选的财富管理者,当他的使命完成时,他便将自己替上帝所管理的财产交还给上帝了。在他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是他自己也没有资格去浪费上帝交给他管理的财产。

这就是他能够做出把财产全部捐献出来的理由所在。

>>>下一页更多成功人士比尔盖茨的故事

比尔盖茨和乔布斯的故事: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之间的对决

三十多年前,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便是这个世界里的两位海盗……2010年,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55岁。

1975年,全球台个人计算机Altair横空出世,到现在,仅仅才过去了37年,仿佛就在一瞬间,个人电脑已经突变为年销量高达三亿个、年产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庞大产业。

很难想象,就在三十多年前,计算机还只是一小群理科书呆子的玩具, 而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便是计算机世界里的两位海盗。

现如今,乔布斯已成为一代人的文化偶像,他是时尚的者,是“酷”的化身;而比尔盖茨仍然是这个世界上富有的人,并逐渐从一个精明的资本家蜕变为一个慈善家。

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他们之间的区别,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大;而他们之间的联系,却远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大得多。

不约而同的革命

1975年,比尔·盖茨出了909美元,保罗艾伦出了606美元,诞生了微软。

1976年,沃兹卖掉了心爱的惠普65可编程计算机,乔布斯卖了自己的大众汽车,凑了1000美元作为启动资金,苹果公司就这样诞生了。

首次相遇

“你好,我是比尔·盖茨。”他向乔布斯伸出了手。被簇拥着的乔布斯正享受着人生中次当明星的感觉,他根本没看盖茨一眼,而是跟随着,回到了展位的旁边。

1977年,西海岸电脑展。乔布斯在展厅的正门口用5000美元高价租下了一个惹人注目的展位,他将于此推出苹果公司的第二代产品AppleII。

如果说,只有那些痴迷于电路板的爱好者和工程师才懂得如何使用全球台个人电脑的话,那么现在,台为普通消费者设计的个人电脑诞生了。AppleII虽然拥有一颗沃兹的心,却也拥有一个乔布斯的灵魂——这位曾经痴迷于毛笔书法和东方哲学的商人,实在太明白所谓设计感对于消费者而言有多重要了。

大门渐渐打开,成千上万个饥渴的年轻人冲进展厅,其中便有仍然默默无闻的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一样,他也意识到了这一时刻的重要性。

“你好,我是比尔·盖茨。”他向乔布斯伸出了手。被簇拥着的乔布斯正享受着人生中次当明星的感觉,他根本没看盖茨一眼,而是跟随着,回到了展位的旁边。

“嗨,你在干什么呢?!那是比尔·盖茨啊!”沃兹焦急地窃窃私语道。

“是啊。不过,这是我人生中的次,是别人来找我,而不是我去找别人。”乔布斯轻描淡写地说道。他继续向他的批崇拜者讲解他的孩子,并把盖茨永远地晾在了一边。

不可一世的乔布斯永远不会想到,十几年之后,这位戴着厚镜片、不起眼的小个子将以胜过他几百倍的方式“复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当我23岁时,我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当我24岁时,我已经是千万富翁了;当我25岁时,我已经是亿万富翁了。但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我做这个事情,不是为了钱。”

恐怕连乔布斯自己都无法想象,当时的自己到底有多骄纵肆意。他拒绝向克里斯·安和他们的私生女丽莎支付抚养费,甚至拒绝承认丽莎是自己的孩子;他拒绝给一起创业的员工任何股份和期权,却无止境地压榨着他们,当他们的工作达不到他的要求时,他会话连篇,甚至相向。

他根本想象不到,灾难正在一步步向他迫近,而那个被他忽略的比尔盖茨,将给他致命的一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