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婪是什么意思_人生贪婪是什么意思
贪婪的意思,贪婪的解释
贪婪,汉语词语,读音为tān lán,一般作形容词使用。贪婪一词有四个意思,分别是:1、指贪心并且不满足,含贬义;2、指渴求而不知满足 ;3、因贪心而不满足,比喻做事爱占宜;4、指贪爱财物。
贪婪是什么意思_人生贪婪是什么意思
贪婪是什么意思_人生贪婪是什么意思
贪婪的近义词有:贪图 、贪心、 贪念
反义词有:满足 、知足、 清廉
词语造句:贪婪的人总是,满足。
贪婪是什么意思?
贪婪的意思是渴望而不知满足。
基本解释
1、贪心并且不满足。也作“贪得无厌”(含贬义) 。
2、渴求而不知满足 。
3、贪爱财物。
4、因贪心而不满足,比喻做事爱占宜。
出处
叶圣陶《倪焕之》六:“类乎好奇的一种欲望促迫着他,使他定睛直望,甚至带点贪婪的样子。”
扩展资料
近义词
贪心:
意思是指欲望大,不知足。
基本解释
贪得的欲望,不知足。
出处
浩然《艳阳天》二七章:“ 马斋 往办公室走的这一路,又遇上了两个可以说进话的人,又是一通猛煽猛点,又把他们埋在胸膛的贪心邪火给鼓捣起来了。”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贪婪的意思就是总是渴望,但是又总是不满足,我们说到贪婪的时候,这个人他本身肯定已经拥有了很多东西,但是他拥有了这些东西之后,仍然不满足,总是渴求更多,而且都通过不正确的方式来获取这些东西。
贪婪:对财物、钱等充满非同寻常的强烈欲望,贪心而且不容易满足
贪婪是什么意思
贪婪,意思是渴望而不知满足。
释义
①贪心并且不满足。也作“贪得无厌”(含贬义) 例句:他贪婪地盯着那些财宝。
②渴求而不知满足 例句:他贪婪地学习着各种的科学知识。
③贪爱财物。
④因贪心而不满足,比喻做事爱占宜。
⑤贪心的。
贪婪就是强烈的去占有超出自己实际需要的物质和其他东西
贪婪是什么意思?
贪婪的意思:对财物、钱等充满非同寻常的强烈欲望。
读音:[ tān lán ]
引证:叶圣陶 《倪焕之》六:“类乎好奇的一种欲望促迫着他,使他定睛直望,甚至带点贪婪的样子。”
例句:贪婪的心像沙漠中的不毛之地,吸收一切雨水,却不滋生草木以方便他人。
扩展资料:
1、近义词:贪心[ tān xīn ]
解释:贪得无厌;不知足。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八章:“除了个别贪心的人还有点埋怨之外,大多数人都很满意。”
2、反义词:满足[ mǎn zú ]
解释:对某一事物感到已经足够。
梁斌 《红旗谱》四三:“她对于过去的生活,再也不感到满足。”
贪婪的意思是
贪婪:对于受过现代教育的头脑来说这是个简单得有点粗俗的形容词,是对人性状态的一种尖酸刻薄的评述。它的任何能够引起学术兴趣之处已经全部被替换成了其他更中听的词语(自我利益、偏好、冲动、本能)。然而这些修饰之辞既没有把这个词从日常使用中挤掉,也无法缓和它的批判力度。
关于贪婪我们究竟能够在哪一点上完全达成一致?也许是这样的:它是种令人不快、危险,然而不可避免的东西;它是种激烈而极端的欲望;它损害到了其他人并且因此对于自身也有着潜在的破坏危机;它因此应该同时受到来自个人和集体的约束。贪婪中心的迷惑力来自它的矛盾性:它是我们内心深处一种令人心满意足但却潜在着致命危险的热情,在我们的自然存在和存在之间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贪婪也是我们在相互的权力角逐中一件策略性武器;它的出现与其说是个事实不如说是项指控。我想指出的是尽管这个单音节词过于直截了当,它至少完全能和众多花里胡哨的现论一样用来分析、比较并判断———如果不是做得更好的话。不过它大部分是在一个学术头脑拒绝涉足的领域———感觉———中运行着的。这就使我陷入一种两难状态:如果尝试用学术语言来阐释贪婪就会滤掉我想要抓住的那些感官性意义。与其从给出的定义开始论述,我不如尝试在论述结束后再得出一个定义。不过我得先从这个词开始。
语义学
贪婪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语,已深深扎根于英语语言之中(graed,groedig, graedig)并且在北欧各语言中也有着一长串同源词。其中每个都打着本能的烙印。《牛津英语词典》中对贪婪的解释是“对食物或饮料的过度渴望,或是过度消耗;贪吃,渴求,饥渴。”贪婪就不怀好意地蹲伏在从兽到人的门槛上。这种意味在例如德语里Fressgier这样的词中表现得再明白不过了,因为fressen更多地指喂食动物而不是人(essen)。
权威的现代词典给这个词的发展历史分出了一系列的阶段。首先是贪吃,接下来才是一套紧密相连的有着性的意义的词语:欲望,贪恋,纵欲。在这个层次上它的含义已和罗曼斯语系例如西班牙语中的voraz和codicia的意思有了交汇。这无疑是“消耗”意义的延伸,指的是满足上的放纵无度(如德语里的Fresslust)。[1] 至于在英语里,它的词源发展则是从贪吃到纵欲,而不是与此相反。如果你要表达得更生动,你可以贪求一块巧克力松饼或是向一块蛋糕发起进攻,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你会在快乐中放纵自己。[2]
贪婪比较原始的意义都围绕着消耗,而较近的则是关于物质积累。从权威现代词典中对贪婪的描述我们能够看到其意义从无意识的原始逐渐转变为一项更加自觉的物质方面的罪恶:“对财富或收益过度的渴求或向往……过多或贪求的欲望”(《牛津英语词典》)。同样地,这种语义上的延伸在其他很多种语言里也能找到对照。[3] 《读者文摘字典》中对这种现代意义上的交叠做了描述:
贪婪(名词)对于物品———特别是金钱———自私和贪得无厌的占有欲;贪心;渴求。
贪婪的(形容词)(1)对占有或收益过度渴望的;贪心的;一味攫取的。(2)暴饮暴食的;如饥似渴的;贪吃的(古英语中为graedig)。[4]
这一层新添的含义是与欧洲的商业和工业化相伴而来的。尽管如此,大部分新编词典仍然认为原来那个表示本能反应的意义并非远古历史在语义上留下的残迹,而是贪婪在其现代意义中不可分割的,活生生的感官基础。贪婪在我们的肚腹上的重心并未减弱(“贪婪的本能”)。尽管如今我们可能会更多地说到某人对于金钱而非食物的贪婪,但这个意思却是从贪吃转到贪心上而非从贪心到贪吃。这个词的定义似乎是从人体的内部扩展到了外部,从肚腹之欲转到了名誉。[5] 当我们指责一个政客贪婪(而不仅仅是“贪心”或“纵欲”)的时候,说的仍然是他的人性而非他的钱包、衣橱或是住所。
词典给出了贪婪的两个本质性特征:罪恶(v)和过度(excess)。你可以对几乎任何事抱有贪婪之心;而重要的是你到底有多想得到它以及你到底想得到它的多大部分。正是这一点为贪婪涂上了道德色彩并把它和其他更为温和的欲望区分开来。食物、性或金钱本身并非生来即坏,但对它们追求过甚则无疑是不好的。对于贪婪的意义———总是不断要求得到更多———的这种基本的相对理论为它的定义增加了复杂性。[6] 过度的定义并不仅仅是一个数量上的问题———第三份晚餐,第八位嫔妃———它首先是对人作出的比较性判断:这是怎样的人,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如何。
本能
现代化为贪婪的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并改善了我们对它的解释方式,但它基本的意思始终保持了鲜活。贪婪所带有的本能上的力量终仍是无法言传的,这就使得诉诸文字成了词典编纂中一项有趣的挑战。在日常用语中贪婪指的不仅是自私的偏好或不理智的冲动,它也是令人憎恶的。许多个世纪以来它都保持着这样的状态:它是种本能,激发起其他诸如愤怒、嫉妒或是羞耻等感受———它们一度被称为强烈的情感冲动(passions)。这个词带着如此众多的感官效应,难怪它很难被排挤在日常用语之外了。
贪婪的根系深深植于感觉之中,特别是两种:饥饿(ger)和作呕(disgust)。它们之所以是本能的,是因为我们总是把它们与胃部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一个是进,一个是出;一个极端是吞吃,而另一个极端则是呕吐。贪婪直接的生理信号就是吃得过饱后产生的恶心感,此时的解决方法就是一帖强力催吐剂。在12世纪法国贡克修道院前门上关于后审判日的浮雕图案中,贪吃者头下脚上,被三个魔逼着吐出所有的东西。从标志着罗马帝国穷奢极欲的催吐剂,到芒第·派松的系列电影《生命的意义》,贪婪无疑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不过要论这种本能反应风格的独特性,恐怕很难有什么比得上庞图斯国王米斯里达斯的事迹了:他在公元前88年将融化的金汁浇入马涅斯·阿克琉斯的喉咙里,以此来回答这位罗马将军的贪婪奢求。[7]
贪婪并不是人的本性,是人在私欲膨胀中滋生出来的一种不健康心理,是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中,为满足自己的虚荣、享乐等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是物欲横流,纵横姿肆的产物,是追名逐利的一种必然。
BB安慕希景帝纪事看手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
- 2025-04-11 镇雄芒部中学高考喜报 镇雄芒部中学20
- 2025-04-11 贵州省一批缺额院校名单 贵州省补录情况
- 2025-04-11 淄博实验中学2019高考录取率_淄博实验中
- 2025-04-11 翻译官考哪个学校好就业 翻译官的专业
- 2025-04-11 民办院校能考教师吗知乎(民办学校可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