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3广东

2022年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澳大利亚中部

地理主要是立足课本,夯实基础。从去年中考试卷看,命题覆盖考查是所有章节,且试题凸现异常的灵活性,与结合,与时政结合,与生活结合。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地理中考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3广东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3广东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2023广东


目录

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地理知识点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节、天气和气候

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如:、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温: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是七月,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

⑴、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⑵、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气候资料的表示 方法 :

⑴、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示。

⑵、举例说明。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见下表)。

运动方向转动中心方向转动周期产生的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

注:认真看世界地理(上册) P49 图。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

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

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

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

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

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热,南极洲冷。

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5、地形、地势的分布:

⑴、不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如: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

⑵、随地势升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6、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

季雨林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大陆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西亚和北非、

2、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典型

3、温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同期东北部,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耐寒的针叶林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和加拿大

4、寒带气候:

⑴、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⑵、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 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

中考地理知识点

1.地球

(1)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3)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2.经线和纬线

(1)经线

①经线也称为“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于赤道的弧线。

②经度:定义为地球面上一点与两极的连线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的夹角。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2)纬线

①纬线是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向东西方向。纬线形状为圈。

②纬度:纬度是地球上重力方向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人们把纬度分为低、中、高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3.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

(2)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3)地球表面的五带划分

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

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4.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指的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3)比例尺公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4)分子越大,比例尺就越大,内容也越详细,精度越高。

中考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3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异比较:

比较项目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高于0°

年降水量少多

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图的基本要素

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地理事物的标志。

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网确定方向。

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表现形式:a.数字式b.文字式c.线段式。性质: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反之则相反。

经纬线和经纬度

①经线与经度: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经线有无数条,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 °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经度的度数为180°。

②纬线与纬度: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纬线也有无数条,到两极等距离的纬线叫0°纬线 (又叫赤道),纬度的度数为90°。

<<<

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的主要产业

一、我国的农业

1、农业取得的成就

⑵、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生态条件较,基础设施较薄弱)

⑶、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趋于合理。

2、粮食作物的分布

⑴、北方—小麦春小麦: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冬小麦: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⑵、南方—水稻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3、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⑴、特点:①、经济价值高。②、技术要求高。③、商品性强。

⑵、分布:①、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长绒棉主产区。

②、油菜籽:P 图4.6长江流域

③、花生:山东、河南是主产区。

④、甘蔗:四川盆地、广东、广西、福建、等。广西是产区。

⑤、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吉和新疆的西北部。

⑥、荼叶:泰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是主产区。其中闽、浙、滇多。

⑦、天然橡胶:海南省、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等。

4、新型农业

⑴、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主要基地有:山东半岛、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等。

⑵、旅游农业(观光农业)。

⑶、生态农业和农业。

⑴、主要牧区及优良畜种:①、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

②、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

③、青海牧区和牧区——牦牛

④、宁夏牧区——滩羊

⑵、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湘、川、豫。

二、的工业

1、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及现有经济基础等。

2、我国的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3、能源工业的布局

⑴、煤炭是我国能源。山西省煤炭产量居全国首位。

⑵、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大庆油田是我国的石油工业基地。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新疆将成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要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

⑶、电力工业:水力——主要在南方各大河的上游。如湖北省的电力工业等。

火力——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山西的电力工业。

4、钢铁工业的分布

②、长江沿岸: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③、黄河流域:包头、太原。

⑵、分析武钢和宝钢建立钢铁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略)

5、机械工业的分布:辽宁、上海—南京、—天津。(全国大型的工业基地)

6、纺织工业的分布:我国以的棉纺织工业为主。

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

7、高技术产业

⑴、形成高技术产业的条件: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等。

⑵、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

⑶、高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见教材P18—19面的说明)

三、的交通

1、现代运输方式的种类、特点及其运输方输的选择

⑴、现代运办方式:、公路、海运、河运、空运、管道等。

⑵、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从运量、运速、运价等方面分析。

⑶、现代运输方式的选择:结合实际,师生共同讨论。

2、公路运输

⑴、特点: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

⑵、识记:青藏、川藏、新藏、滇藏等干线的起止点。(见 八年级 地理上册P页活动题)

⑶、公路的编号。(国道)首都放射线位数是“1”、南北纵线位数是“2”、东西横线位数是“3”。

3、运输

⑴、识记:主要干线的起止点。

①、南北向:京哈—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

②、东西向: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南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⑵、主要枢纽:、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

⑶、正在建设中的青藏的基本情况。

4、海洋运输(分为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两大部分)

⑴、沿海航线:①、北方航线:以上海、大连为中心。

②、南方航线:以广州、为中心。

⑵、沿海主要港口: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福州、厦门、广州、、湛江、海口等。

⑴、特点:速度快、舒适、安全。

⑵、航空运输是衡量一个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⑶、主要航空港:、上海、广州等。

<<<

2022年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2022年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

★ 202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 2022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 2022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 2022地理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点2022

★ 2022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2022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P66 图8.1

★ 2022地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5篇

★ 2022的地理教学工作总结五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高中会考技巧地理

5、畜牧业分布

审题是答好综合题的关键和基础。地理综合题往往在实际区域和虚拟区域内,考查地理事物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人文特征及其成因、人地关系等问题,具有综合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点,体现新课程的思想,呼应课改。因此,这类题中固然有部分显性条件可以较快读取到,另外部分已知条件藏得很深,需要仔细研读材料,并结合所给图示仔细推敲才能找到,这就要求考生理清层次和脉络,找出问题关键所在。

先审文字材料和题干。文字中常常包含一些基本信息,如背景介绍、概念、的简单经过和结果等,题干中则包含了所考查的具体问题,如自然地理特征中的气候成因分析、人文地理特征中的区位因素分析、某个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和解决措施等。只有准确审清题目,确定所考查的是哪些方面的知识点,才能从头脑中提取出思路答题。

再审图示材料。先搞清是考查区域图的辨识还是示意图的理解,是曲线图的判读还是结构式图的填写。以区域图为例,区域地图反映地理的空间分布,地理学科内的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考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考生对区域不能进行空间识别,就难以从区域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更谈不上解决相关问题了。如2005年天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中出现的两个地理区域,很多学生识别不出其位置、范围,导致了解答该题失分较多。

,不管是文字材料、图示材料还是题干部分内容,审题时决不能截然分开,必须前后照应5、航空运输、反复推敲,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整合知识提炼

在审清题目、定出所考区域、理清所要考查内容的前提下,就要迅速回归课本、检索所学知识、整理答题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组织。如对区域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农业基础、劳动力因素、市场条件、交通条件、技术条件、历史基础、政策因素等九个方面做作答。对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去思考归纳。

当然,能否顺利形成答题思路,主要取决于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应用,这几年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与城市化、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因此,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语言精认真审题准确定位准书写规范

答题时,力求心态平稳,把握好答题速度,合理分配时间。答题中,使用规范用语即地理专业名词和术语要准确并避免生活化和口语化用词。如“荒漠化”不能写成“沙漠化”,“台风”不能写成“飓风”、“正午太阳高度”不能写成“太阳高度”等。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杜绝错别字。这些看似小事,很多时候却决定了考生是否能得高分。

有没有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要带重点知识图。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P3 图1.2

地球的大小

P7 图1.7

34个省级行政

P5 图1.7

纬线和经线

P24 图2.4

地形复杂多样

P9 图1.15

地球的自转

P26 图2.6

主要山脉

P11 图1.19

地球的公转

P33 图2.15

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P12 图1.20

地球的五带

P42 图2.26

气候复杂多样

P14 图1.24

常用图例

P48 图2.32

长江

P学习地理的方法有哪些16 图1.27

地面高度

P53 图2.36

黄河

P16 图1.29

等高线地形图

我国主要线

P28 图2.5

海洋、陆地等

P4 图5.4

四大地理区域

P30 图2.7

大洲分界线

P28 图6.13

P37 图2.19

六大板块

P33 图6.22

美丽富饶的宝岛

P46 图3.6

天气符号

P34 活动2

是祖国的证据

P51 图3.12

日变化

P41 图6.33

高山、荒漠和绿洲

P51 图3.13

年变化

P47 图6.40

潜力巨大能源开发

P53 图3.17

纬度异

P50 图7.1

对外开放的前沿

P55 图3.19

降水的季节变化

P57 图7.10

丰富的旅游资源

P56 图3.21

降水的分布

的黄土堆积区

P58 图3.23

世界气候的分布

P75 图8.17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P66 图4.5

世界人口的分布

P80 图8.26

沿江地带的城市

P4 图6.5

地形和河流

P82 图8.29

沿江地带的⑴、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水平。工业

P7 图6.9

复杂的气候

P13 图6.17

文化及成因:

P18 图7.2

日本

P27 图7.18

十字路口位置

P35 图7.34

水旱灾害频繁

P38 图7.41

有余粮食生产

P40 图7.43

发展中的工业

P41 图7.45

国土辽阔

P44 图7.48

丰富的自然资源

P51 图8.3

三州五海之地

P53 图8.6

石油输出运输线

P67 图8.26

黑种人的故乡

P75 图8.38

自然条件

P76 图8.39

自然条件

P77 图8.40

主要城市

P82 图9.5

自然条件

P85 图9.9

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P86 图9.12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P90 图9.18

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P93 图9.22

发展中的工农业国

P97 图9.28

城市化问题

有,没有图

Me有网址,give你:

2022年地理中考的知识点总结

⑴、大型钢铁工业基地:①、东部沿海:鞍本、京津唐、上海。

中考地理,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解题 方法 、解题技巧,终以百倍的信心冲刺中考。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地理中考的知识点 总结 ,供大家阅读参考。

2、纬线与纬度

目录

地理中考的知识点总结

学好中学地理的建议

地理中考的知识点总结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6、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8、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

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陆地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17、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热带沙漠气候

18、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①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23、森林

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世界上的铁矿

主要分布在、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

<<<

学好中学地理的建议

、培养自己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兴趣是的老师。如果对地理学科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在学习生活中去培养。比如诗句中“春风不度玉门关”,那么自己就要研究一下了,古人为何会写出如此诗句呢?明白后,原来“春风”是指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玉门在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不到这里,因而这里降水稀少,一片荒凉。如此这般,便可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第二、端正 学习态度 ,积极主动。作为一名学生,一定要有一个学生该有的样子,不要相信天才怎么怎么样,自己做好自己,踏踏实实做学问,不懂就问同学或者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会非常喜欢粘着自己的学生,内心会倍感欣慰,就怕不懂还愣愣的自己研究,闭门造车,那样很可能问题越积越多。

第三、课前认真预习要讲的内容,心中有数;课上要认真听讲,聚精会神”课下要认真完成作业,查漏补缺。课上的一时打小儿、分心,很可能会落队而难以弥补。有时候,当堂理解的知识,课下花几倍的时间也可能难以突破,这时就是事倍功半了。

第四、中学地理尤其是高中地理,特别强调理解记忆,硬背的方法终究没有理解层面印象更深刻。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涉及到时区时,多画图,多理解,多动脑才能把题目做对的。另外也可以记忆一些 顺口溜 等,比如记忆亚欧分界线时可以这样来记—“两乌里大黑土地”(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第五、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辅助。地理的学习脱离图来说话那是很难走远的,多看大、小地图,注意不同类别的图,河流、山脉、城市等位置是需要在脑中有图存在的。特别是初中地理离开了图,那知识点基本也就没有依附了,初中地理可以多描图,比如描下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图,然后根据图填写发源地和入海口、沿江主要城市、流域内主要地形区等。

第六、我做题实战,是骡子是马,到题目上见。题目浩如烟海,一定要多注意自己薄弱环节所设计的题目,做题当中一定要完成,切忌翻书抄袭等,自欺欺人害得还是自己啊!老师讲解完题目后要学会 反思 ,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为什么会做错这道题呢?是粗心大意还是真有知识漏洞存在呢?粗心大意失荆州,一定要告诫自己不要再犯此低级的错误!真有漏洞的话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总结整理,比如某地的农业发展条件,那就包括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两大类,自然条件又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农业技术、政策、劳动力等,如果答题丢了某一点,要在 笔记本 上有所体现,后不再犯。

第七、自己要经常我做阶段性总结,要有自己的 学习 。在周考或者月考等考试结束后,要针对自己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所总结,分析一下自己近的学习情况,多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从而进行调节和完善。

<<<

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

2022年地理中考的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2022年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

★ 2022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 2022地理会考必背知识点

★ 2022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 2022地理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点2022

★ 2022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2022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2022地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