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瓦锡的贡献 拉瓦锡的贡献的是

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化学家生平,他所做的主要科学工作和科学贡献(拉瓦锡,沈括,门捷列夫等)

拉瓦锡

拉瓦锡的贡献 拉瓦锡的贡献的是拉瓦锡的贡献 拉瓦锡的贡献的是


拉瓦锡的贡献 拉瓦锡的贡献的是


拉瓦锡的贡献 拉瓦锡的贡献的是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1743-1794)生于巴黎。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种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拉瓦锡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而后人称拉瓦锡为近代化学之父。

在学校是一个天才男孩。20岁时因出色地撰写了巴黎街道照明的设计文章而获得法国科学院的嘉奖。几年之后,即1768年,他被评选为法国科学院的“名誉院士”。

他为后人留下的杰作是《化学概要》,这篇论文标志着现代化学的诞生。在这篇论文中,拉瓦锡除了正确地描述燃烧和吸收这两种现象之外,在历史上还次开列出化学元素的准确名称。名称的确立建立在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这个基础之上。而在此之前,这些元素有着不同的称谓。在书中,拉瓦锡将化学方面所有处于混乱状态的发明创造整理得有条有理。

化学家拉瓦锡原来是学法律的。1763年,年仅20岁的拉瓦锡就取得了法律学士学位,并且获律师从业证书。拉瓦锡的父亲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律师,家境富有。所以拉瓦锡没有马上去律师,那时他对植物学发生了兴趣,经常上山采集标本使他又对气象学产生了兴趣。在地质学家葛太德的建议下,拉瓦锡师从巴黎的化学鲁伊勒。从此,拉瓦锡就和化学结下不解之缘。

拉瓦锡的对化学的个贡献便是从试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早在拉瓦锡出生之时,多才多艺的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就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当时称之为“物质不灭定律”,其中含有更多的哲学意蕴。但由于“物质不灭定律”缺乏丰富的实验根据,特别是当时的科学还很落后,西欧对沙俄的科学成果不重视,“物质不灭定律”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拉瓦锡用硫酸和石灰合成了石膏,当他加热石膏时放出了水蒸气。拉瓦锡用天平仔细称量了不同温度下石膏失去水蒸气的质量。他的导师鲁伊勒把失去水蒸气称为“结晶水”,从此就多了一个化学名词……结晶水。这次意外的成功使拉瓦锡养成了经常使用天平的习惯。由此,他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并成为他进行实验、思维和计算的基础。为了表明守恒的思想,用等号而不用箭头表示变化过程。如糖转变为酒精的发酵过程表示为下面的等式:

葡萄糖 == 碳酸(CO2)+ 酒精

这正是现代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为了进一步阐明这种表达方式的深刻含义,拉瓦锡又撰文写到:

“可以设想,参加发酵的物质和发酵后的生成物列成一个代数式,再定方程式中的某一项是未知数,然后通过实验,算出它们的值。这样,就可以用计算来检验实验,再用实验来验证计算。我就经常用这种方法修正实验初步结果,使我能通过正确的途径改进实验,直到获得成功。”

拉瓦锡最重要的发现:燃烧原理,是他对化学研究的第二大贡献。伟大的科学家描述了最重要的气体:氧、氮和氢的作用。拉瓦锡最重要的发现是关于燃烧的原理。之所以能够有此发现,是因为他次准确地识别出了氧气的作用。事实上,科学家确认燃烧是氧化的化学反应,即燃烧是物质同某种气体的一种结合。拉瓦锡为这种气体确立了名称,即氧气,事实上就是“成酸的元素”的意思。

拉瓦锡最终排除了当时流行极广的关于“燃素”的错误看法。按照那种理论,在燃烧期间,任何被燃烧的物质同一种被称为“燃素”的物质相分离。“燃素”被认为是整个燃烧过程的主导者。

拉瓦锡还识别出了氮气。这种气体早在1772年就被发现了,但却被命名了一个错误的名称——“废气”(意思是“用过的气”,也就是没有燃素的气,因此不会再被用作燃烧的气)。拉瓦锡则发现这种“气体”实际上是由一种被称为氮的气体构成的,因为它“无活力”(来源于希腊语azofe)。后来,他又识别出了氢气,这个名称的意思是“成水的元素”。拉瓦锡还研究过生命的过程。他认为,从化学的观点看,物质燃烧和动物的呼吸同属于空气中氧所参与的氧化作用。

1772年秋天,拉瓦锡照习惯称量了定量的白磷,使之燃烧、冷却后又称量灰烬(P2O5)的质量,发现质量竟然增加了!他又燃烧,同样发现灰烬的质量大于的质量。他想这一定是什么气体被白磷和吸收了。于是他又改进实验的方法:将白磷放入一个钟罩,钟罩里留有一部分空气,钟罩里的空气用管子连接一个水银柱(注:测定空气的压力)。加热到40℃时白磷就迅速燃烧,水银柱上升。拉瓦锡还发现“1盎司的白磷大约可得到2.7盎司的白色灰烬(P2O5)。增加的重量和所消耗的1/5容积的空气重量基本接近”。

拉瓦锡的发现和当时的燃素学说是相悖的。燃素学说认为燃烧是分解过程,燃烧产物应该比质量轻。他把实验结果写成论文交给法国科学院。从此他做了很多实验来证明燃素说的错误。在1773年2月,他在实验记录本上写到:“我所做的实验使物理和化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将新化学命名为“反燃素化学”。

1775年,拉瓦锡对氧气进行研究。他发现燃烧时增加的质量恰好是氧气减少的质量。以前认为燃烧时吸收了一部分空气,实际上是吸收了氧气,与G@=氧气化合,这就是推翻了燃素说的燃烧学说。

1777年,拉瓦锡批判燃素学说:“化学家从燃素说只能得出模糊的要素,它十分不确定,因此可以用来任意地解释各种事物。有时这一要素是有重量的,有时又没有重量;有时它是自由之火,有时又说它与土素相化合成火;有时说它能通过容器壁的微孔,有时又说它不能透过;它能同时用来解释碱性和非碱性、透明性和非透明性、有颜色和无色。它真是只变色虫,每时每刻都在改变它的面貌。”

1777年9月5日,拉瓦锡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划时代的《燃烧概论》,系统地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将燃素说倒立的化学正立过来。这本书后来被翻译成多国语言,逐渐扫清了燃素说的影响。化学自此切断与古代炼丹术的联系,揭掉神秘和臆测的面纱,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实验和定量研究。化学由此也进入定量化学(即近代化学)时期。因此称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者,他当之无愧。

拉瓦锡对化学的第三大贡献是否定了古希腊哲学家的四元素说和三要素说,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元素的概念:“如果元素表示构成物质的最简单组分,那么目前我们可能难以判断什么是元素;如果相反,我们把元素与目前化学分析达到的极限概念联系起来,那么,我们现在用任何方法都不能再加以分解的一切物质,对我们来说,就算是元素了。”

在17出版的历时四年写就的《化学概要》里,拉瓦锡列出了张元素一览表,元素被分为四大类:

1.简单物质,光、热、氧、氮"?B(M]、氢等物质元素。

2.简单的非金属物质,硫、磷、碳、盐酸素、氟酸素、硼酸素等,其氧化物为酸。

3.简单的金属物质,锑、银、铋、钴、铜、锡、铁、锰、汞、钼、镍、金、铂、铅、钨、锌等,被氧化后生成可以中和酸的盐基。

4.简单物质,石灰、镁土、钡土、铝土、硅土等。

17法国大革命爆发,拉瓦锡由于曾经担任过包税官而自首入狱。被诬陷与法国的敌人有来往,犯有叛国罪,于1794年5月8日处以绞刑。的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痛心地说:“他们可以一瞬间把他的头割下,而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许长不出一个来。”

门捷列夫

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2.7~1907.2.2),生在西伯利亚。他从小热爱劳动,喜爱大自然,学习勤奋。

1860年门捷列夫在为著作《化学原理》一书考虑写作时,深为无机化学的缺乏系统性所困扰。于是,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有关数据,把前人在实践中所得成果,凡能找到的都收集在一起。人类关于元素问题的长期实践和认识活动,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他在研究前人所得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例如,已知卤素元素的氟、氯、溴、碘,都具有相似的性质;碱金属元素锂、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时,都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是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的金属例铜、银、金都能长久保持在空气中而不被腐蚀,正因为如此它们被称为。

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发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

因此,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很简单,轻松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的,门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大约20年的功夫,才终于在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他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此外,因为他具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责,不怕嘲讽,勇于实践,敢于宣传自己的观点,终于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人们将美国化学家希伯格在1955年发现的第101号新元素命名为Mendelevium,即“钔”。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有趣的规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增加呈周期性的变化,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门捷列夫根据这个道理,不但纠正了一些有错误的原子量,还先后预言了15种以上的未知元素的存在。结果,有三个元素在门捷列夫还在世的时候就被发现了。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兰,发现了个待填补的元素,命名为镓。这个元素的一切性质都和门捷列夫预言的一样,只是比重不一致。门捷列夫为此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科学院,指出镓的比重应该是5.9左右,而不是4.7。当时镓还在布瓦博德兰手里,门捷列夫还没有见到过。这件事使布瓦博德兰大为惊讶,于是他设法提纯,重新测量镓的比重,结果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比重确实是5.94。这一结果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它也说明很多科学理论被称为真理,不是在科学家创立这些理论的时候,而是在这一理论不断被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当年门捷列夫通过元素周期表预言新元素时,有的科学家说他狂妄地臆造一些不存在的元素。而通过实践,门捷列夫的理论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重视。

后来,人们根据周期律理论,把已经发现的100多种元素排列、分类,列出了今天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张贴于实验室墙壁上,编排于辞书后面。它更是我们每一位学生在学化学的时候,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课。

现在,我们知道,在人类生活的浩瀚的宇宙里,一切物质都是由这100多种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本身在内。

可是,化学元素是什么呢?化学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人们常说,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砖石”,这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还是可以的。然而,化学元素周期律说明,化学元素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和互相毫无关联的。这些事实意味着,元素原子还肯定会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里已经蕴育着物质结构理论的变革。

终于,到了19世纪末,实践有了新的发展,放射性元素和电子被发现了,这本来是揭开原子内幕的极好机会。可是门捷列夫在实践面前却产生了困惑。一方面他害怕这些发现“会使事情复杂化”,动摇“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感到这“将是十分有趣的事……周期性规律的原因也许会被揭示”。但门捷列夫本人就在将要揭开周期律本质的前夜,1907年带着这种矛盾的思想逝世了。

门捷列夫并没有看到,正是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系列伟大发现和实践,揭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扬弃了门捷列夫那个时代关于原子不可分的旧观念。在扬弃其不准确的部分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它的合理内涵和历史地位。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元素周期律的新理论,比当年门捷列夫的理论更具有真理性。

沈括

在化学方面,沈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在出任延州时候曾经考察研究漉延境内的石油矿藏和用途。他利用石油不容易完全燃烧而生成炭黑的特点,首先创造了用石油炭黑代替松木炭黑制造烟墨的工艺。他已经注意到石油资源丰富,“生于地中无穷”,还预料到“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一远见已为今天所验证。另外,“石油”这个名称也是沈括首先使用的,比以前的石漆、石脂水、猛火油、火油、石脑油、石烛等名称都贴切得多。在《梦溪笔谈》中有关“太阴玄精”(石膏晶体”的记载里,沈括形状、潮解、解理和加热失水等性能的不同区分出几种晶体,指出它们虽然同名,却并不是一种东西。他还讲到了金属转化的实例,如用硫酸铜溶液把铁变成铜的物理现象。他记述的这些鉴定物质的手段,说明当时人们对物质的研究已经突破单纯表面现象的观察,而开始向物质的内部结构探索进军了。

年轻的拉瓦锡对自然科学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何炳林

至此,流行一百多年的“水能变成土”和“水是一种|?nYs>基本元素”的错误观点都被推翻了。

拉瓦锡的才华逐渐引起科学界的注意,许多科学家都称赞拉瓦锡实验的准确性,高度评价他那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1768年,年仅25岁的拉瓦锡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获得了法国知识界的荣誉。

法国人Antoine Laurent Loisier(拉瓦锡)是干啥的?对营养学有什么贡献?

39.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生于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是法国贵族,的化学家和生物学家,被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把化学做了定量,给“氢”和“氧”命名,建立“公制”,次提出化学“元素”的定义,根据这个定义17制定了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他提出规范化学命名,改进定量分析法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量,是“氧化说”的创立者,这些都是划时代的科学贡献,但很不幸在法国大革命中,一个如此伟大的化学家被送上了断头台。

现代营养学是建立在对食品的化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如果说拉瓦锡有什么对营养学的贡献,不如说他建立了所有现代化学分析的基础,包括营养+s5Yg,4学的各种分析,没有拉瓦锡就没有现代化学,没有营养学

简述拉瓦锡的元素概念及科学性

vZ/b4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法国贵族,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后世尊称为"现代化学之父"。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并且预测了硅的存在。

牛顿十六岁时数学知识还很肤浅,对高深的数学知识甚至可以说是不懂。“知识在于积累,聪明来自学习”。牛顿下决心靠

拉瓦锡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按照这定义,于17发表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列出33种元素。拉瓦锡的贡献促使18世纪的化学更加物理及数学化。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他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方法并用其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他创立氧化说以解释燃烧等实验现象,指出动物的呼吸实质上是缓慢氧化。这些划时代贡献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

拉瓦锡发明了什么

V.6h6B!v

在高中的化学课和物理课上都有学到,主要是定量测出空气中大致气体的含量,比如氧气的占比等等。

安托万 - 洛朗·拉瓦锡 (Antoine-Laurent "PElQBLP:de Loisier) 是法国化学家和生物学家,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

他在化学领域做出了许多杰出贡献,其中包括将化学从定性转向定量、命名氧气和氢气、反对燃素说、编写份广泛的元素清单、规范化学命名法、倡导并改进定量分析方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等。拉瓦锡还因为税务欺诈罪和销售掺烟草而被送上断头台,享年 51 岁。

拉瓦锡的成就都有什么?为何会被送上断头台?

%S4p

燃烧的氧学说的提出者。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

拉瓦锡出生于贵族,为一名包税官后压榨,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曾经批判的人当上了重要人物,拉瓦锡只能任人宰割。被送上断头台

拉瓦锡是近代化学的奠基人;同时他也提出了“元素”的定义;发表了近代化学史上个现代化|r学元素列表;还认识并命名了氧气、氢气,后来预言并证实了硅的存在。

后来他因为被指控犯有税务欺诈罪,还销售烟草,最终被送上断头台,还进行了一次疯狂砍头实验。

拉瓦锡的成就有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占比五分之一,他还编写了化学概论。他被送上断头台是因为在士兵的烟草中掺水。

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是

20.

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是: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法国贵族,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广泛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1754年到1761年间于马萨林学院学习,1761年进入巴黎大学法学院学习,获得律师资格,课余时间从鲁埃尔接受系统的化学教育和对燃素说的怀疑。1767年参加法国科学院关于城市照明问题的征文活动获奖,1767年他和盖塔共同组织了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矿产考察1768年,年仅25岁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给出氧与氢的命名,预测硅的存在帮助建立了公制,提出了“元素”的定义,于17发表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列出33种元素,其中包括光与热和一些当时被认为是元素的化合物。

拉瓦锡的贡献促使18世纪的化学更加物理及数学化。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

化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一词,若单是从字面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大大促进了化学的发展。如今很多人称化学为“中心科学”,因为化学为部分科学学科的核心,如材料科学、纳米科技、生物化学等。

化学是在原子层次上30.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这也是化学变化的核心基础。现代化学下有五个二级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

化学之父是俄国的?

SM;vkw

化学之父不是俄国的。

近代化学之父——约翰·道尔顿: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原子理论的提出者。他所提供的关键的学说,使化学领域自那时以来有了巨大的进展。

现代化学之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法国贵族,化学家、生物学家,被广泛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拉瓦锡被后世尊称为"化学之父"(father of chemistry)、"现代化学之父"。

他使化学从定性转为定量,给出了氧与氢的命名,并且预测了硅的存在。他帮助建立了公制。拉瓦锡提出了“元素”的定义,按照这定义,于17发表个现代化学元素列表,列出33种元素,其中包括光与热和一些当时被认为是元素的化合物。

拉瓦锡的贡献促使18世纪的化学更加物理及数学化。他提出规范的化学命名法,撰写了部真正现代化学教科书《化学基本论述》。

扩展资料:

近代化学之父——徐寿:字生元,号雪村,江苏无锡人,清末科学家,近代化学的启蒙者,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

在,徐寿系统地介绍近代化学的基础知识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这一方面,徐寿做了重要的工作,许多科学史专家都公推徐寿为近代化学的启蒙者。青少年时,徐寿学过经史,研究过诸子百家,常常表达出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因而受到许多人的称赞。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近代化学之父——约翰·道尔顿

现代化学之父——安东尼·拉瓦锡

化学之父——安东尼·拉瓦锡

有机化学S主持修建之父——李比希

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

无机化学之父——戴维

物理化学之父——奥斯特瓦尔德

高分子化学之父——施陶丁格

气体化学之父——普利斯特里

俄国化学之父——门捷列夫

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

高分子化学之父——徐僖

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

放射化学之父——杨承宗

地球化学之父——邵跃

胶体化学之父——格雷哈姆

现代表面化学之父——绍莫尔尧伊

超分子化学之父——莱思

生命起源化学之父——米勒

1863年3月6日,圣彼得堡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季·伊·门捷列夫在俄国化学学会的会议上,宣读了他发现的化学元素周期律,并创立了化学元素周期系。他的成就奠定了现代化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基础,在研究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和新元素合成上起着头等重要作用。是不是化学之父不太清楚。

化学之父应该是法国的拉瓦锡

近代化学之父——约翰·道尔顿 英国

现代化学之父——安东尼·拉瓦锡 法国

很多化学之父啊 你要哪个啊?

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

有的也说是门捷列夫 门捷列夫是俄国的

门捷列夫

NO!

出身贵族,继承父母大笔财产,影响人类的天才,结局怎样了?

}@"k

其实非常不错,而且他一定用自己的头脑壮大了自己的家族,希望他能够一直顺风顺水下去。

这时期牛顿还对光学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颜色的根源。一次,他在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时,无论怎样调整镜片,视点总是

原本可以过上富庶的生活,然而他内心也有贪婪的一面,为了追求金钱最终落下了不好的结局,但是他在化学上所做出的贡献,依旧令人敬佩

最终这个人的结局其实是不太好的,因为自己的贪心也最终受到了处罚,家产也没了。

化学家拉瓦锡因贪财,他究竟有多“爱财”?

水环境化学之父——Werner Stumm

拉瓦锡为了能够获取巨大财富,就向征服缴纳金钱当包税官,到处横征暴敛,革命成功后他就被送上了断头台,结束了生命。

拉瓦锡不仅仅是个化学家,还是个包税官,包税官的权力的很大,挣的钱也很多,但这些GC钱的来源并不光彩,许多家庭妻离子散,因此人们对包税官厌恶至极,拉瓦锡也因此。

门捷列夫拉瓦锡居里夫人等化学家的贡献

NI

门捷列夫

“我一定要超过他!”

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真正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拉瓦锡

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燃烧原理,最终排除了当时流行极广的燃素说。

居里夫人

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提出了-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成的)是带负电荷的微粒的观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