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重点化学_2021化学高考重点
高考化学主要考哪些知识点
②必须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常考的是H→液态水、C→气态CO2高中化学主要考以下知识点:
2020高考重点化学_2021化学高考重点
2020高考重点化学_2021化学高考重点
1、盐的水解的本质及表示方法。
2、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共存的分析、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4、关于电化学的分析。
5、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及应用。
6、同分异构体的分析与判断。
8、有机反应类型及典型例证。
9、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
11.以、浓硫酸为线索的氧族元素。
12.以氮的氧化物,,氨气,氨水,铵盐为线索的氮9.题干条件是否全,如有时候给浓度而无溶液体积,求离子数。族元素。
13.以硅及其氧化物为线索的碳族元素。
15.铝、氧化铝、铝盐及偏铝酸盐。
16.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
7、重要官能团的结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化。基础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反复演练、测试才能逐步形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1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无水CuSO4,变蓝
2能使溴水褪色的烯、炔苯、烷不能
3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烯、炔苯、烷不能
4能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如烯
5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乙醇浓硫酸,170℃
6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7燃烧产生大量黑烟的是C2H2、C6H6
9属于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二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 反应方程式:CaC2+2H2O→C2H2↑+作为知识分子,不应该也不会排斥团队协作和团队精神,但他在团队里,是有一个“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人。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化学选修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
2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①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减小浓度
②分液漏斗控制流速
③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4 生成的乙炔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
5 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
①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
②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少量CaC2进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堵住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使启普发生器失去作用。
6 乙炔使溴水或KMnO4H+溶液褪色的速度比较乙烯。
乙炔慢,因为乙炔分子中叁键的键能比乙烯分子中双键键能大,断键难.
三1常用来制葡萄糖的是淀粉。
2能发生皂化反应的是油脂。
3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是蛋白质。
4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的是淀粉、纤维素、麦芽糖。
5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的是乙酸。
6有毒的物质是甲醇含在中;NaNO2,工业用盐。
7能与Na反应产生H2的是含羟基的物质如乙醇、。
8能发生水解的是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
9能还原成醇的是醛。
高考化学必考四类题型解析
★ 2020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化学是许多人难以攻克的短板,你的化学学得如何?高考冲刺阶段,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化学必考四类题型解析,希望大家喜欢!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 方法 :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2.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答题策略】该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查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时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重点。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 总结 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再者是该类题的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
3.实验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实验装置图为载体,以考查实验设计、探究与实验分析能力为主,同时涉及基本作、基本实验方法、装置与仪器选择、误分析等知识。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气体制备、溶液净化与除杂、溶液配制、影响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 2020高考化学方程式大全(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物质成分或性质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的重组或延伸。
【答题策略】首先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一系列作或提供的装置都是围绕实验目的展开的。要把实验目的与装置和作相联系,找出涉及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性质等,然后根据问题依次解答即可。
4.有机推断类试题
命题常以有机新材料、新产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描述为形式,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化学用语及推理能力。设计问题常涉及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空间结构、计算、检验及有关合成路线等。
【答题策略】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往往直接从官能团、前后有机物的结构异、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不饱和度等角度推断。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至于出现情境信息时,一般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采用顺推、逆推、中间向两边推、多法结合推断。
高考化学必考四类题型解析相关 文章 :
★ 总结高考化学题型:题型与解答方法
★ 总结高考化学题型:题型与复习建议
★ 2019高考化学考试真题及解析
★ 高考化学选择题题型归纳
★ 总结高考化学题型:反应
★ 高考化学题型解题技巧
★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及题型
★ 高考化学备考策略,高考化学备考策略各类题型
★ 2020高考化学必考的知识总结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2021有哪些?
在高中涉及的反应中,难度较大的是以下两类反应: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如下:
1、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3、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3 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5、草酸:乙二酸HOOC—COOH(能使蓝墨水褪色,呈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新课标化学重点是什么?高考的分值!
重点19.活性炭、、氯水等都能使17.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错误,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是无机中各种物质之间的关系,有机也占一部分(不过这个学的时候难学,真正考的时候分数还好拿的),还有就是化学反应原理类的了(这个考的最多啦),分值嘛,总分100,选择36分,,无机大概20%,有机15%,反应原理25%,剩下的基本是综合的啦!(我估计的,不过每年会稍有变动)
2020年海南高考化学14题B项怎么解释?
单纯的Ag+好像不能和葡萄糖发10、以、氯水、次氯酸及其盐、漂为线索的卤族元素。生银镜反应的。这里虽然有浓度这个变量存在,但是银氨23.在中通入少量可得钠与次氯酸错误,次氯酸可以,会得到NaCl和H2SO4溶液能和葡萄糖的碱性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而银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并不会发生银镜反应。因此不能够实现实验目的。
高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抓住结构、类推性质高中化学在学习上不如物理那样有规律可循,大部分同学认为高中化学在学习上知识比较杂和繁乱。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 其它 (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a2++CO2↑+H2O 因此熟记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不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如铜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固体物质取HCI、HF、HNO3的反应,以及Ca(OH)2与NH4Cl制取NH3的反应。
3、碱性氧化物虽然是强电解质,但它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在离子方程式中。如CuO与盐酸的反应:CuO+2H+=Cu2++H2O
4、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对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成H+和酸根阴离子(HSO4-除外)。 如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不能写成:H++OH-=H2O
5、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首先写好参加反应的离子,然后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用观察配平并补齐其它物质即可;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先写好发生水解的离子,然后确定产物,再配平并补足水分子即可。
6、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即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和得失电子数。如在FeCl2溶液中通入Cl2,其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 Fe2++Cl2=Fe3++2Cl-,因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应写成:2Fe2++Cl2=Fe3++2Cl-。
7、不能因约简离子方程式中局部系数而破坏整体的关系量。如稀H2SO4和Ba(OH)2溶液的反应,若写出为:Ba2++OH-+H++SO42-=BaSO4+H2O就是错误的,正确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高考化学选择题如何作答
1、列举特例、速排选项
高考选择题往往考查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情况,这就要求考生熟悉特例,对于一些概念判断、命题式判断正误类题目,如果从正面不能直接作出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判断,可以列举反例、特例,迅速判断选项正误
有机物性质主要由其所含官能团类别决定,同类官能团使有机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处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中,可以借助教材介绍的典型有机物进行类推。有机物结构包括官能团、碳链、官能团位置之间关系以及氢原子种类数,有机物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巧用设,以静制动
在解答有关四大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移动问题时,有时会出现多因素(如温度、水解平衡、浓度或压强)的影响,针对这类问题,可以采用设法,先设其他因素不变,判断个因素变化对结果产生的影响,然后再判断第二个因素变化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而得出正确
4、识别图像、紧抓原理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一直高中化学的是重点和难点,解这类题的关键是准确认识图像,抓住原理与图像关系解题。图像主要包括化学反应速率与时间,浓度与时间,浓度(或转化率)与温度、线、纵坐标表示含义),然后抓住点、压强、图像,首先看清楚图像表示什么(横坐标、面之间的关系,如果有数据,一定要看清楚数据与点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图像分析解答
5、抓住恒、区别离子
在电解质溶液中,部分同学分不清水电离的离子与电解质电离的离子,对解这类题目感到很困惑。如果抓住水电离的H+与OH-浓度恒,辨析离子来源,就容易突破这类题目。即先写出溶液中所有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方程式,包括水电离平衡方程式,然后分析离子来源,从中找到离子浓度之间的相关联系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套路:
1.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分清是 “= ”还是“ ”,如盐水解方程式一般要用“ ”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电解质的电离一定要用“ ”,都不能用“=”。
3.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写。如“溶解度”单位是g,摩尔质量有单位为g.mol-1,物质的量浓度等,若不写单位就失分。单位要用字母表示,不能用汉字表示。
4.高考化学要求写“名称”一定要用汉字写,不能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要求写离子方程式等要看清,防止张冠李戴。
5.注意、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和盐酸,液氨和氨水,和氯水等。
6.请特别注意高考化学选择题的指向性是“正确的是”还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
7.描述化学实验现象要全面,要“陆、海、空”全方位进行。避免简单化,一叶障目。
8.防止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原电池正负极,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混淆。
9.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①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②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量忽略了部分取用关系;③讨论题,缺讨论过程;④计算结果一定要准确;⑤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不要省略步骤,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注意题中对有效数字的隐性要求。
10.对高考化学推断题,要根据题意,无机物、有机物均应全面,综合考虑。注意和关键步骤。
11.回答高考化学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如果填的是物理量,还要看注意带单位。
12.配平任何方程式,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不搞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要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或“-”号,反应热的单位注意是kJ·mol-1。写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条件、符号。
13.遇到做过的类似题,一定不要得意忘形,要认真读题,找出,寻找突破口,不要思维定势;碰到难题更要镇静,要知道,难大家都难。应注意的是,难度大的试题中也有易得分的小题,你应该通过读题解题得到这些小分。
14.高考化学考试时切忌“反常”,仍然是先易后难,先做卷,后做第二卷。
高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相关 文章 :
★ 高中化学方程式记忆方法及评分标准
★ 高考化学方程式复习总结
★ 高考化学方程式大全
★ 高考备考重点化学方程式总结
★ 高中化学方程式小归纳
★ 高考重点化学方程式大全
★ 高中化学方程式九大记忆法
★ 高考化学考点知识
高考化学选修的知识点
③酸性+还原性:H2S、H2SO3、HI、FeSO4等高考化学选修的知识1
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和。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与及。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丙烯与、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⑴ 烷烃(只可能存在碳链异构)的书写规律: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到间。
⑵ 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如烯烃、炔烃、醇、酮等,它们具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书写按顺序考虑。一般情况是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
⑶ 芳香族化合物:二元取代物的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三种。
3、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常见 方法 :
⑴ 记忆法:
① 碳原子数目1~5的烷烃异构体数目:甲烷、乙烷和丙烷均无异构体,丁烷有两种异构体,戊烷有三种异构体。
② 碳原子数目1~4的一价烷基:甲基一种(—CH3),乙基一种(—CH2CH3),丙基两种(—CH2CH2CH3、—CH(CH3)2),丁基四种(—CH2CH2CH2CH3、 、—CH2CH(CH3)2、—C(CH3)
③ 一价苯基一种、二价苯基三种(邻、间、对三种)。
⑵ 基团连接法:将有机物看成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
如:丁基有四种,丁醇(看作丁基与羟基连接而成)也有四种,戊醛、戊酸(分别看作丁基跟醛基、羧基连接而成)也分别有四种。
⑶ 等同转换法: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进行等同转换。
如:乙烷分子有6个H原子,若有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只有一种结构,那么有多少种?设把分子中的Cl原子转换为H原子,而H原子转换为Cl原子,其情况跟一完全相同,故也有一种结构。同样,有两种结构,也有两种结构。
① 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
② 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CH3中氢原子等效。如:中的四个甲基连接于同一个碳原子上,故分子中的12个氢原子等效。
③ 同一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或轴对称)位置的氢原子等效。
高考化学选修的知识2
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
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⑵ 找支链:就近不就远。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编号。
⑶ 命名:
① 就多不就少。若有两条碳链等长,以含取代基多的为主链。
② 就简不就繁。若在离两端等距离的位置同时出现不同的取代基时,简单的取代基优先编号(若为相同的取代基,则从哪端编号能使取代基位置编号之和最小,就从哪一端编起)。
③ 先写取代基名称,后写烷烃的名称;取代基的排列顺序从简单到复杂;相同的取代基合并以汉字数字标明数目;取代基的位置以主链碳原子的数字编号标明写在表示取代基数目的汉字之前,位置编号之间以“,”相隔,数字与汉字之间以“—”相连。
2、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命名
⑴ 定母体:根据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确定母体。如: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以烯为母体,化合物的名称为“某烯”;含醇羟基、醛基、羧基的化合物分别以醇、醛、酸为母体;苯的同系物以苯为母体命名。
⑵ 定主链:以含有尽可能多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⑶ 命名:⑵H2S+NaClO=NaCl+S↓+H2O官能团编号最小化。其他规则与烷烃相似。
高考化学选修的知识3
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 天然橡胶(聚)
2、无机物:
⑴ -2价的S(及硫化物)
⑵ + 4价的S(、及盐)
⑸ -1价的I(及碘化物)变色
⑹ NaOH等强碱、Na2CO3和AgNO3等盐
Br2 + H2O = 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H2O
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能使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醇类物质(乙醇等)
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⑹ 天然橡胶(聚)
⑺ 苯的同系物
2、无机物:
⑴ 氢卤酸及卤化物(、、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价的Fe(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⑶ -2价的S(及硫化物)
⑷ + 4价的S(、及盐)
⑸ 双氧水(H2O2)
高考化学选修的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
★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与解题策略
★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2020
★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 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点
★ 高考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 冲刺高考化学——选修四知识点
★ 高中化学选修五的知识点清单与化学解题技巧
★ 2020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整理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
(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氧化还原⑴ 定主链:就长不就短。选择分子中最长碳链作主链(烷烃的名称由主链的碳原子数决定)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
(6)电化4.特殊的摩尔质量:H218O、D2O、14C16O等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高考化学★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要点总结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1.定义:用来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即和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⑴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S、气→g、液→l)
⑵生成物不标明↑或↓符号
⑶除非特殊条件,反应条件一般不写
⑷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其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可以是分数(一般不写成小数)。
⑸方程式后面写出反应的焓变△H,△H的大小随方程式系数的改变而改变。
⑹反应环境在常温、常压下不需要标明,其他温度或压强需要标明。
⑺△H=生成物总内能-反应物总内能=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H>0⑷ 等效氢法:等效氢指在有机物分子中处于相同位置的氢原子。等效氢任一原子若被相同取代基取代所得产物都属于同一物质。其判断方法有: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
⑻对比焓变、△H大小时带正负号,对比反应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时,不带正负号。
3.燃烧热和中和热
⑴燃烧热:101KP时,1mol的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mol。
注意①只能是1mol
③看清楚题意要求的是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还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前者方程式系数不必刻意,如果是后者,系数只能是1。
⑵中和热:酸碱中和生成1mol的水放出的热量
注意:
①只能是生成1mol的水
②实验测定中防热量损失的 措施
4.盖斯定律
⑴含义: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⑵应用:间接计算某些反应的反应热,适应等温、等压或等温、等容条件下的反应。具体体现在:,则:△H1=-a△H2或
则: 。即:方程式按照一定的系数比加减时,其焓变也必须按同样的系数比进行带正负号加减。
阿伏伽德罗常数
该类问题是以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为介质,对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质量、体积、微粒数目、物质的量浓度等多角度定量的考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是高考中常见题型,通常以选择题判断正误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但题干中可能是陷阱重重,一不小心很容易掉进去。
正确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注意一下方面:
1.外部环境:通常提出是常温(25°C或298K)、常压(1标准大气压或101KP),对气体不适用22.4L/mol,但不涉及气体体积的如质量、浓度无影响。
2.物质的状态: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时,应是标准状况下(0°C或273K、1标准大气压或101KP),并看清楚相关物质是否是气体,如常考的H2O、SO3、苯、CCl4、、乙醇标况下不是气体,不适用。
3.物质及晶体结构(求算原子的量或化学键):稀有气体的单原子分子、白磷的正四面体结构、石墨的平面六边形、Si和SiO2的空间正四面体结构、所有单烯烃及NO2与N2O4的最简式相同、O2和O3混合气体求原子的量。
5.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Na2O2+H2O、少量Na和O2生成两种氧化物混合物、Cl2和NaOH溶液等
6.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水解,如Fe3+、Cu2+、NH4+、CO32-等
7.离子晶体、原子晶体中无分子存在
8.注意隐含体积,如NO+O2相互反应的混合体系、NO2和N2O4相互转化,求分子数。
10.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求算相关离子或分子数量
11.注意“离子”和“基”的区别,如OH-为10电子,而-OH则是9个电子。
高考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相关 文章 :
1. 高二化学: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2. 高考化学方程式复习总结
3. 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4. 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
5. 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6. 2017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
7. 2020化学高考知识点归纳
8. 2020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9.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10.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及题型
高三化学最难知识点
(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勤奋学习应体现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按时起床,充分预习,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及时复习,作业,敢于质疑,善于合作,勇于创新;重视每一门学科,关注和时代的发展,并且坚持不懈,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三化学 最难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你!
高三化学最难知识点1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等,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8.制取漂、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正确,制取漂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错误,SiO2能溶于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皆会产生Fe3+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不反应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错误,Ca(ClO)2中继续通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正确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正确
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20.、三、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错误,如果和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30.浓、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高三化学最难知识点2
1、守恒规律
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最重要的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从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此外,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物质质量也都守恒。守恒规律应用非常广泛,通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算问题以及方程式的配平问题。
2、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价,只有氧化性,如浓硫酸中的硫是+6价,只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元素处于,只有还原性,如的硫是-2价,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如的硫是+4价,介于-2与+6之间,氧化性和还原性同时存在,但还原性占主要地位。物质大多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体现出各种元素的综合,如H2S,既有氧化性(由+1价氢元素表现出的性质),又有还原性(由-2价硫元素表现出的性质)。
3、难易规律
还原性强的物质越易失去电子,但失去电子后就越难得到电子;氧化性强的物质越易得到电子,但得到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这一规律可以判断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例如Na还原性很强,容易失去电子成为Na+,Na+氧化性则很弱,很难得到电子。
4、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用这一性质可以判断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如2HI+Br2=2HBr+I2,氧化物Br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I2的.氧化性。还原剂HI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HBr的还原性。
5、歧化规律
同一种物质分子内同一种元素同一价态的原子(或离子)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叫歧化反应,歧化反应的特点:某元素的中间价态在适宜条件下同时向较高和较低的价态转化。歧化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如Cl2+H2O=HCl+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歧化为-1价和+1价的氯。
6、归中规律
(1)同种元素间不同价态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时候,其产物的价态既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
(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当存在中间价态时,同种元素的高价态物质和低价态物质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反应。如浓硫酸和SO2不能反应。
(3)同种元素的高价态氧化低价态的时候,遵循的规律可简单概括为:高到高,低到低,可以归中,不能跨越。
高三化学最难知识点3
1.碱性物质:
①碱性:NaOH、NH3·H2O、NaHCO3、Na2CO3、NaAlO2、Na2SiO3等
②碱性+氧化性:Na2O2、NaClO、NaNO2、Fe(OH)3等
③碱性+还原性:Na2SO3、Na2S、Fe(OH)2等
2.酸性物质:
①酸性:HCl(稀)、H2SO4(稀)、H2CO3、NaHSO4、AlCl3、NH4Cl等
②酸性+氧化性:HNO3、H2SO4(浓)、HClO、FeCl3、CuSO4等
3.中性物质:
①中性:Na2SO4、CaCl2、Ba(NO3)2等
②中性+还原性:NaI、KBr等
如果反应物都是碱性物质,它们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仅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只需要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可以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例如:Na2O2+Na2S+2H2O=4NaOH+S↓
同理,如果反应物都是酸性物质,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需要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可以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例如:2FeCl3+2HI=2FeCl2+2HCl+I2
当然,如果是酸、碱性物质与中性物质反应时,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发生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例如:CaCl2+Na2CO3=2NaCl+BaCO3↓
H2SO4+Ba(NO3)2=BaSO4↓+2HNO3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2NaI+Na2O2+2H2O=4NaOH+I2
2NaI+2FeCl3=2FeCl2+2NaCl+I2
①既有酸性又有氧化性的物质与既有碱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
②既有酸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与既有碱性又有氧化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
这两类反应我们既要考虑复分解反应又要考虑氧化还原反应。书写时应该考虑氧化还原反应优先原则,再考虑复分解反应。
例如:
⑴2FeCl3+Na2S=2FeCl2+2NaCl+S↓
⑶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⑷6HI+2Fe(OH)3=2FeI2+I2+6H2O
高三化学最难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总结
★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 高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小归纳
★ 高三化学知识点小结
★ 化学高三复习所有基础知识点汇总
★ 2020年高考化学最全重点知识点归纳
★ 高三化学必备知识点的归纳
★ 高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 高三化学复习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随便看看
- 2025-04-21 位于长春的高考报名学校 长春高考考场学
- 2025-04-21 高考失利补习一年怎样逆袭_高考失利以后
- 2025-04-21 八省联考都是新高考方案吗_八省联考分别
- 2025-04-21 高考过后去了不同大学有影响吗 高考过后
- 2025-04-21 淄博中学高考画室招生 淄博中学艺术生